“宇宙国歌”的余韵仍在星海间回荡,那亿万声音汇成的洪流,证明了情感共鸣的力量。然而,在这极致的“喧哗”之后,一种更深层的需求悄然浮现,如同潮水退去后裸露的礁石,沉默而坚实。
嬴政立于白虎殿,耳边似乎还萦绕着那跨越光年的合唱。他并未沉醉于这成功的喧嚣,反而微微蹙眉,感受着那宏大声浪之下,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不是肉体的倦怠,而是灵魂在持续输出后,渴望回归自身的细微颤动。
“歌声联结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但若这联结永不停歇,是否也会成为一种新的……束缚?我们可还有机会,听清自己的心跳?”
张良垂首而立,闻言轻叹:“首席所虑极是。《道德经》有言,‘大音希声’。极致的声响之后,往往是更深的静默。这静默,或许才是滋养下一次共鸣的土壤。”
“那就为这片土壤,划出一片保护区。”嬴政目光坚定,“我们需要一间‘房间’,不是用于合唱,而是用于……独处。一间,覆盖银河的‘静音室’。”
制度基石:《静音条例》与银河静音日
冯劫面临的,是又一次立法理念的挑战。如何将“静默”这种看似消极的状态,赋予积极的意义并制度化?《联邦信息节律与个体内省保障条例》(俗称《静音条例》)历经反复推敲后颁布。条例规定:每月第一个“银河标准日”,设为“银河静音日”。在标准日的特定四小时内(通常选择在文明活动相对平缓的时段),联邦境内及所有签署协议的文明,将启动“全频段通信静默”。禁止一切非紧急的星纹广播、三相归一能量应用、以及“宇宙国歌”等大型集体情感投射活动。违规者,处罚方式依旧是“文化熏陶”——罚抄《道德经》中关于“大音希声”、“静为躁君”的章节一百遍。
此令一出,反响复杂。习惯了高速信息流和集体互动的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感到极大的不适与焦虑。
技术核心:静音穹顶——宇宙级的降噪
公输哲和张苍的任务,是创造一个能实现“绝对静默”的技术奇观。他们选中了星纹残卷中负责能量流动与介质操控的卷四〈风量〉,将其与“混沌引擎”和“恒星谐振编曲机”反向耦合,构建出“静音穹顶”系统。
该系统能精确操控特定区域的恒星风粒子流,在其路径上形成一道无形的、能吸收全频段能量波与信息波的“剪切层屏障”。在这四小时内,屏障范围内的宇宙,将进入一种近乎“信息真空”的状态:常规的电磁通讯被阻断,星纹网络的公共数据流暂停,甚至连遥远中子星那规律性的脉冲信号,在抵达屏障区域时,也会被系统“暂停缓存”,待静默结束后再延迟释放。这并非破坏,而是一种技术性的“集体深呼吸”。
经济杠杆:静音币与“离线”价值
萧何的经济模型再次展现了其前瞻性。他推出了与“静音”行为绑定的数字资产——“宁息币”。在“银河静音日”的四小时内,公民的个人星纹终端若能保持“零数据上传、零信息下载、零互动点赞”的完整离线状态,每满一小时,系统便会自动铸造一枚“宁息币”存入其账户。
更妙的是,萧何设计了激励机制:“宁息币”可以在静默结束后,以优惠的比率兑换“共鸣币”,甚至可以作为特殊资产,参与“离线理财”项目,因其代表了一种稀缺的“注意力回收”和“能耗降低”,年化收益率被设定在一个颇具吸引力的水平。这促使许多原本难以忍受静默的人,也开始尝试“坚持离线”。
文化仪式:宇宙独白马拉松与《银河独白年鉴》
张良则致力于为这强制性的“静默”赋予积极的文化内涵。他发起了“宇宙独白马拉松”活动。在静音的四小时内,公民并非完全无所事事。他们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本地化的“独白黑洞”应用,录制一段不超过60秒的语音。这段语音内容不限,可以是反思、是倾诉、是呓语,甚至是无意义的哼唱,但核心规则是:仅限自己收听,或选择匿名提交至一个绝对保密、永不开放检索的中央数据库。
这些海量的、纯粹的“自我对话”语音,将由AI进行非内容性的分析(仅分析情绪波动、语速变化等宏观数据),并最终汇聚生成一份《银河独白年鉴》。这份年鉴不记录具体话语,只描绘一幅宏观的“银河情绪地貌图”,作为文明自我认知的珍贵档案,永久封存于格物院最核心的数据库,永不对外公布。
首个“银河静音日”在一种混合着期待、不安与好奇的氛围中到来。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静音穹顶”无声地合拢。
启明城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街道上悬浮车的嗡鸣消失了,广场的全息广告熄灭了,家家户户窗口传出的音乐、剧集声归于沉寂。只有风掠过建筑的声音,以及每个人自己越来越清晰的心跳和呼吸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