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青石村,总被一场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缠上。这天午后,原本还算明朗的天,突然被乌云压得喘不过气——那些乌云像浸了浓墨的棉絮,从西边的山头滚滚而来,没半个时辰就罩住了整个村止,村口老槐树上的蝉鸣戛然而止,连风都带着一股湿冷的潮气。
青娘刚把最后一捆新收的蓝草搬进染坊库房,指尖还沾着草叶上的露水,豆大的雨点就“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先是稀疏的几滴,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雨线密得像筛子筛下来的,打在染坊的陶缸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顺着缸壁往下淌,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溪流。
“青娘掌柜,您快看看去!村东头的土路被冲垮了!”学徒小石头的声音突然从院外传来,带着几分慌乱。青娘抬头一看,只见小石头浑身湿透,粗布衫紧紧贴在身上,裤脚卷到膝盖,还沾着不少黄泥,显然是在雨里跑了不少路。“拉染料的马车困在半道上,车轮陷进泥里了!老周叔正带着人往回扛染料桶呢,说再晚些,染料就要被雨水泡了!”
青娘心里“咯噔”一下——那车染料是府城“青石锦绣染坊”急需的货,里面装着三百斤刚熬好的蓝草汁和两百斤晒干的野艾灰,都是染深蓝色布的关键原料。府城那边等着这批染料赶制知府衙门的春衫订单,要是被雨水泡了,蓝草汁会稀释变色,野艾灰会结块失效,不仅府城的订单要延误,连县城三家合作染坊的用料也会断供。
“我这就去!”青娘抓起墙角挂着的旧蓑衣,抖了抖上面的灰尘就往身上披,蓑衣是去年陈砚上山给她采野艾时顺带编的,虽然有些旧了,但防雨效果很好。陈砚也连忙从账房里拿出油纸伞,快步追上她,把伞面大半都偏向青娘这边,自己的右肩很快就被雨水打湿,深色的布衫上晕开一片水渍。
两人踩着泥泞的路往村东头赶,雨越下越大,砸在伞面上“砰砰”作响,视线都被雨雾模糊了。刚拐过村头的歪脖子柳树,就看到前方一片狼藉——原本平整的土路被雨水冲开了一道两丈宽的深沟,沟里的泥水浑浊湍急,顺着地势往下淌,把路边的野草和灌木都冲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连根拔起。
老周正带着五个村民在沟边忙活,他们把马车上的染料桶一个个卸下来,用油纸仔细裹好,再往背上扛。老周的腰不太好,扛着桶走得有些吃力,每走一步都要晃一下,额头上的汗珠混着雨水往下滴。有个村民脚下一滑,差点摔进沟里,幸好旁边的人及时拉住了他,桶里的蓝草汁却还是洒出来一些,在泥地上晕开一片深蓝色的痕迹。
“快把桶口扎紧!别让雨水渗进去!”青娘大喊着跑过去,从老周背上接过一个蓝草汁桶。桶身是粗陶做的,冰凉的触感透过蓑衣传到身上,沉甸甸的重量压得她胳膊微微发沉。她低头看了看桶口,油纸已经被风吹得翻卷起来,赶紧从腰间解下麻绳,一圈圈把油纸扎紧。
陈砚也放下伞,帮忙搬运染料桶。他力气大,一次能扛两个桶,脚步却依旧稳当,很快就把几个桶搬到了路边的高地上。“青娘,你去组织大家把桶搬到安全的地方,我去村里叫人,让大家带上木板和绳子,咱们搭个临时木桥!”陈砚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声音有些沙哑。
青娘点点头,指挥着村民们把染料桶整齐地堆在高地上,还特意在周围挖了几条小水沟,防止雨水积在桶边。村民们都很卖力,没人喊累,有的甚至脱了蓑衣,光着膀子干活,汗水和雨水在身上混在一起,却依旧干劲十足。
半个时辰后,陈砚带着十几个村民赶了过来,他们有的扛着自家的门板,有的背着捆好的粗木杆,还有的手里拿着绳子和斧头。“大家听我指挥,先把粗木杆横放在沟上,做桥的横梁!”陈砚站在沟边,大声安排着,“力气大的跟我来搭横梁,手脚灵活的负责铺木板,其他人用绳子把木板绑紧!”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四个力气大的村民抬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杆,慢慢放到沟上,木杆刚放稳,就被湍急的泥水冲得微微晃动。陈砚赶紧跳进沟边的泥地里,用石头把木杆的两端固定好,泥水很快就没过了他的脚踝,冰凉刺骨。其他人也纷纷效仿,很快就搭好了五根横梁。
接着,大家把门板和木板一块块铺在横梁上,再用绳子牢牢绑紧。木板之间的缝隙有些大,陈砚又让人找来了一些碎木头,把缝隙填上,防止搬运时脚滑。半个时辰后,一座简陋却结实的临时木桥终于搭好了。
“我先试试!”青娘扛起一个染料桶,第一个走上木桥。木板被压得微微弯曲,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泥水从木板的缝隙里渗出来,滴在沟里溅起小水花。她屏住呼吸,一步步稳稳地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染料安全运过去。
看到青娘顺利过桥,村民们也跟着行动起来,一个个扛着燃料桶,小心翼翼地走过木桥。有的村民怕桶里的染料洒出来,还特意用手紧紧扶着桶口,走得格外慢。老周虽然腰不好,却也坚持扛了两个小桶,他说:“这些染料是咱们染坊的命根子,我就算拼了老命,也得把它们运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娘的商业智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