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给“便民小堂”立牌的第二天,青石村的清晨就飘着草木的清香。青娘揣着陈砚画的草药种植图,踩着露水上了村东头的荒坡——这片坡地乱石多、土层薄,常年没人打理,长满了齐腰的野草,却是里正允诺给他们种染料草木的地方。
“这土得翻三遍,把石头捡干净,不然草木扎不了根。”陈砚扛着锄头跟上来,指了指坡上的土地,“野艾和黄芩耐旱,适合种在坡上半段;茜草喜湿,得种在靠近溪边的地方。咱们先划出三块地,每块地种一种,以后好管理。”
青娘点点头,接过陈砚递来的小锄头,弯腰开始清理野草。刚薅了没几下,就听到坡下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张阿婆、王阿婆领着十几个村里的妇人来了,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提着竹篮,还有的推着装满农家肥的小推车。
“青丫头,陈郎中,我们来帮忙了!”张阿婆嗓门亮,隔着半坡地都听得清清楚楚,“里正说了,这荒坡种上草木,以后大家染布、治病都方便,咱们都该出份力!”
王阿婆也笑着补充:“我家那口子去镇上拉货了,回来也来帮忙。咱们人多力量大,争取三天就把地翻好,赶上这季的种植时候!”
青娘看着涌上来的人群,眼眶一下子热了。她原本以为要和陈砚两个人慢慢开垦,没想到大家这么热心。她擦了擦眼角,拿起锄头用力挥了挥:“谢谢大家!等草木长好了,我教大家染更多颜色的布,陈大哥教大家配更多治病的药方,咱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应和声,大家纷纷散开,有的清理野草,有的捡拾石头,有的翻耕土地,热闹得像过节。陈砚拿着种植图,在坡上用石灰划出三块地,又教大家怎么分辨种子、怎么施肥:“这是野艾种子,颗粒小,得混着细土撒;黄芩种子要埋深些,不然怕被鸟啄……”
青娘则在一旁给大家递水、递毛巾,时不时帮着翻几下地。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却没人喊累。村里的男人们从镇上回来,也都扛着工具赶来帮忙,连平时不爱干活的村长赵老三,也被他媳妇催着来了——只是他躲在人群后面,慢吞吞地捡着小石头,生怕被人注意到。
到了傍晚,半坡地已经翻好,石头和野草堆在坡边,等着明天运去当柴烧。青娘杀了只自己养的鸡,又让老周从镇上买了些肉和酒,在院子里摆了两大桌。大家围着桌子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鸡肉,喝着温热的酒,聊着开垦荒坡的事,笑声传到了半里外。
“等草木长好了,咱们就能自己染布卖了,不用再去镇上买布了!”
“我要染块红布,给我闺女做件新衣裳,她明年就要嫁人了!”
“我想跟青丫头学染布,以后去县城卖,说不定能赚些钱给我家小子读书!”
听着大家的憧憬,青娘心里满是成就感。她举起碗,对大家说:“谢谢大家帮忙!以后这草木坡就是咱们村的宝贝,咱们一起种、一起管,一起靠手艺赚钱、过日子!”
大家纷纷举起碗,碗沿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夜色里格外动人。陈砚看着青娘明亮的眼睛,悄悄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她——他知道,为了筹备这顿饭,青娘攒了好几天的钱,却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大家。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继续开垦荒坡,很快就把三块地都翻好、整平了。陈砚从县城药铺带来了优质的野艾、黄芩、茜草种子,青娘则带着大家一起播种、施肥。种子播下去的那天,大家都站在坡上,望着新翻的土地,仿佛已经看到了绿油油的草木和五颜六色的染布。
就在大家忙着种草木的时候,货郎老周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县城最大的布庄“锦绣布庄”的李掌柜,听说了青娘的草木染手艺,想邀请她去县城谈合作,还说要给她开个专门的染布柜台,让她的布走进县城的市场。
“锦绣布庄?那可是县城最好的布庄,听说连知府大人的家眷都在那儿买布!”青娘又惊又喜,手里的锄头都差点掉在地上,“李掌柜真的想跟我合作?我……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老周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肯定,“你染的布比县城布庄的布还好,又能防水又能驱虫,李掌柜肯定是看中了你的手艺!再说,有王掌柜在镇上帮你说话,李掌柜才会主动邀你去县城——这可是个好机会,能让你的布卖得更远,赚更多钱!”
陈砚也笑着说:“这是好事,你应该去。我跟你一起去,正好我也要回县城药铺一趟,还能帮你拿主意。县城里我熟,能带你逛逛,看看县城的布庄和染坊,对你以后做生意是有好处。”
青娘心里还是有些犹豫——她长这么大,从来没去过县城,不知道县城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跟李掌柜谈合作该注意什么。可她又想到大家的憧憬,想到自己的染布手艺能走出青石村,走到更大的地方,心里又燃起了勇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娘的商业智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