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记在心里:“明日看完染坊,我去打听草药铺的位置,你安心收拾染布的东西。”
第二日天刚亮,陈货郎就来了客栈。三人提着工具,往县城西头走去。那染坊在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门口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周记染坊”四个字。李掌柜已经让人把钥匙送来了,青娘推开木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
染坊不大,前院是晾晒的空场,立着几根光秃秃的木杆;后院有三间土坯房,一间堆着废弃的布疋,一间放着四口大染缸,还有一间是煮染料的灶房。青娘走到染缸旁,弯腰查看——缸壁上结着一层厚厚的绿苔,缸底沉着些发黑的染料渣,显然是许久没用过了。
“这缸得好好刷一刷,不然染出来的布会沾杂质。”青娘伸手摸了摸缸壁,“灶房里的锅也得清理,要是有铁锈,会影响染料的颜色。”
陈货郎环顾四周:“我去找个挑夫,再买些石灰来除霉;沈小哥力气大,帮着拆了那些坏木杆,换几根新的;青娘姑娘你就先把能用的布疋挑出来,看看能不能给村民染布用。”
三人分工明确,很快忙了起来。陈货郎请来的挑夫挑着清水和石灰,沈砚拿着斧头劈掉坏木杆,青娘则在废弃的布堆里翻找——大多是些褪色的粗布,却还结实,正好可以给村民染成青布,省得他们再从村里运布来。
忙到晌午,染坊渐渐有了模样。霉味被石灰压下去,染缸刷得干干净净,灶房的铁锅也擦出了亮。青娘煮了锅艾草水,倒进染缸里试了试——水色均匀,没有杂质,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下可以开工了。”青娘擦了擦额角的汗,脸上露出笑容。陈货郎看了看天色:“我得回镇上了,你们在县城要是有难处,就去锦华庄找李掌柜,他会帮衬你们。”
送走陈货郎,青娘和沈砚简单吃了些干粮,便开始准备染布。青娘将村民托的粗布放进温水里浸泡,沈砚则按照她的吩咐,把野艾粉和少量浮萍干混合——野艾能出青色,浮萍能让颜色更持久,这是她在青石村摸索出的配方。
染料在铁锅里慢慢煮着,艾香弥漫在染坊里。青娘守在灶台旁,时不时用木勺搅拌一下,眼神专注。沈砚坐在一旁,帮她整理浸泡好的布疋,偶尔看她一眼——阳光从灶房的窗棂照进来,落在她的发梢上,竟让这简陋的土坯房多了几分暖意。
“沈砚,你看这染料的颜色怎么样?”青娘忽然开口,指着锅里的染料。沈砚凑过去看了看,水色呈淡绿色,却透着清亮:“比上次在你家染的更亮些,应该能染出好看的青布。”
青娘点点头:“这是因为县城的水比村里的软,没有那么多杂质。等会儿染布时,咱们得多翻几遍,让布吸足染料。”
两人忙到傍晚,终于染好了第一批布。青娘把染好的布挂在木杆上,淡青色的布在夕阳下随风飘动,像一片小小的青云。沈砚看着这些布,忽然想起什么:“明日我去城外的河边看看,能不能捞些新鲜浮萍,总买干浮萍也不划算。”
“好啊。”青娘笑着应道,“不过你要小心,听说县城的河边有芦苇,别被划伤了。”
第二日一早,沈砚就提着竹筐去了城外。青娘留在染坊,准备染第二批布。她刚把染料倒进染缸,就听见染坊门口传来脚步声。抬头一看,是个穿着短打的汉子,约莫四十多岁,脸上带着几分不善。
“你就是青娘?”汉子双手叉腰,打量着染坊里的布,“这周记染坊是我老友的,你凭什么用?”
青娘愣了一下,连忙解释:“是李掌柜让我用的,他说周掌柜去了江南,染坊闲置着,让我暂时用着。”
“李掌柜?”汉子冷笑一声,“他算什么东西!这染坊的地契还在我手里,周掌柜欠我五十两银子,把染坊抵给我了!你要么给我五十两银子,要么现在就搬走,不然我就把你这些布都烧了!”
青娘心里一沉——她哪有五十两银子?这汉子分明是来讹人的。她强压着慌,尽量平静地说:“这位大哥,你是不是弄错了?李掌柜说他会跟周掌柜打招呼,若是地契在你手里,你能不能拿出来给我看看?”
“我拿不拿地契,轮得到你管?”汉子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扯木杆上的布,“你要是不搬,我现在就毁了你的布!”
“住手!”青娘连忙拦住他,“这些布是村民托我染的,你不能毁!有话咱们好好说,五十两银子我没有,但我可以给你染布抵钱,我染的布在锦华庄能卖好价钱,肯定能还上你的钱!”
汉子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他上下打量着青娘,又看了看那些染好的布,眼神里多了几分犹豫:“你说的是真的?你染的布能卖好价钱?”
“是真的!”青娘连忙点头,“我跟锦华庄的李掌柜签了契约,每月供他三十匹布,每匹二百文。我可以每月给你染十匹布,抵欠你的银子,你看行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娘的商业智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