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雨总在七月缠缠绵绵,像扯不断的棉线,把整个村子泡得发潮。青娘刚把最后一匹野艾青布晾在屋檐下,木杆上的水珠就顺着布纹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积出小小的水洼,映着天边昏沉的云。她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指尖还沾着淡淡的艾香——这是近半个月来染的第二十三匹布,也是村民托她染的最后一批。
灶房里的陶罐还温着,里面是给隔壁王阿婆熬的草药。前几日阿婆淋了雨咳嗽,青娘便用半匹染好的粗布,跟后山采药的老周换了些紫苏和枇杷叶。此刻药香混着草木染的清气,在潮湿的空气里漫开,倒让这简陋的土坯房多了几分暖意。青娘正想着去送药,院门外忽然传来“吱呀”一声轻响,抬头便见个熟悉的身影顶着油纸伞站在雨里,竹筐上还盖着块油布,显然是怕里面的东西受潮。
“陈货郎?”青娘有些意外。陈货郎上次来青石村还是十天前,当时他收走了五匹野艾青布,说要带去镇上试试销路,怎么这时候又回来了?
陈货郎踩着泥水走进院,把油纸伞往门后一靠,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伸手掀开竹筐上的油布:“青娘姑娘,可算找着你了!你这染布在镇上卖得火,我这趟来,是给你带好消息的。”
青娘忙搬了把木凳让他坐,又倒了碗温水递过去。陈货郎喝了口茶,话匣子便打开了:“上次我把你那野艾青布带到镇上,先给布庄的刘掌柜看。他一开始还嫌是乡下染的布,说颜色太素,结果没等我走,就有个绣娘过来挑布,一看见你这青布就挪不开眼了——你猜怎么着?那绣娘是给镇上大户做嫁衣裳的,说这艾香能驱虫,染在里衣上最合适,当场就定了三匹!”
他说得兴起,手在竹筐里翻了翻,掏出个布包递给青娘:“这是卖布的钱,一共三百文,你点点。刘掌柜还说,要是你能再染二十匹,他愿意每匹多给五文,月底前让我给他送去。”
青娘接过布包,指尖触到里面沉甸甸的铜钱,心里一阵发热。三百文,够她买两石糙米,再备些过冬的柴火了。她低头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三百文,还多了几枚磨得发亮的铜板——想来是陈货郎怕她吃亏,特意多凑的整。
“多谢陈大哥。”青娘把钱小心收好,又想起什么,转身从屋里抱出个布包,“前几日我染了块细布,用的是新晒的艾绒,颜色比之前的更匀些,你看看能不能用。要是刘掌柜那边还需要,我这几日就抓紧染。”
陈货郎展开布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这布是青娘特意挑的细棉,染出来的青色比粗布更显温润,布面上还泛着淡淡的光泽,凑近闻能嗅到清雅的艾香,却不冲鼻。“好!太好了!”他忍不住赞道,“刘掌柜要是见了这布,肯定更高兴。不过青娘,我这次来还有件事要跟你说——镇上有个绸缎庄的李掌柜,听说你能染出驱虫的青布,托我问你愿不愿去县城一趟,他想跟你谈长期供货的事。”
“县城?”青娘心里咯噔一下。她长这么大,只去过一次镇上,县城对她来说是遥远又陌生的地方。而且家里还有些事没了断——前几日村长家的儿子还在村口堵她,问她野艾染的秘方,被她以“靠的是认草木的本事,没什么秘方”挡了回去,要是这时候离开,万一村长又找村民的麻烦怎么办?
陈货郎看出她的犹豫,放下布说道:“我知道你担心啥。不过你想想,青石村就这么大,村民要染的布有限,你这手艺要是只困在村里,多可惜?县城里布庄多,需要染布的人家也多,要是能跟李掌柜谈成,你以后就不用只靠换粮食过活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这次回村,还听说村长最近在跟镇上的粮商打交道,好像想把村里的浮萍塘包下来——你也知道,浮萍是染布的原料之一,他要是真包了塘,以后你找原料可就难了。”
这话像块石头砸在青娘心里。浮萍塘是村里的公地,往年村民们谁需要都能去捞,要是被村长包下来,他肯定会借此拿捏她。之前村长诬陷她“染布招邪祟”,就是想逼她交出秘方,如今要是没了浮萍,她就算想染普通的蓝布都难——总不能一直靠野艾,这东西到了秋冬就少了。
“陈大哥,我再想想。”青娘咬了咬唇,目光落在院角的艾丛上。那几株野艾是她上个月从后山移栽的,如今已经抽了穗,上面结着细小的籽。她忽然想起老周说过,艾籽能留种,明年春天种在院子里,就能长出新的艾苗,不用再跑后山去找。或许……她可以先把艾籽收了,再做打算?
陈货郎见她神色松动,也不催,只说:“我在村里住一晚,明天早上走。你要是想通了,就跟我说,咱们一起去县城;要是不想去,我也把刘掌柜的订单带回去,你慢慢染就是。”
当晚雨下得更大了,风卷着雨丝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青娘没心思睡觉,拿着油灯蹲在院角的艾丛旁,小心翼翼地摘着艾籽。油灯的光晃悠悠的,照得她指尖泛着黄,每一颗艾籽都要仔细收好——这是明年的希望,不能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娘的商业智慧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娘的商业智慧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