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陆家嘴的晨光穿透云层,在黄浦江上洒下碎金般的光斑。程岩站在金融中心大厦52层的落地窗前,俯视着脚下蚂蚁般的行人和车辆。这里距离最近的佘山有三十公里,整座城市建在长江冲积平原上——理论上,没有任何山石能威胁到他。
"程先生,防护系统已经安装完毕。"
程岩转身,安保队长赵刚正站在客厅中央。这个前特种兵身高接近一米九,肌肉将黑色制服撑得紧绷,右眼上方一道疤痕为他平添几分凶悍。
"全部达标?"程岩的声音嘶哑,他已经三天没睡好觉了。
赵刚打开平板电脑:"按照您的要求,所有窗户更换为军用级防爆玻璃,可抵御12级台风和5米距离的AK47扫射;天花板加装钛合金防护网,承重5吨;地板铺设了德国进口的减震材料..."
"空气过滤系统呢?"程岩打断他。
"HEPA十三级过滤,连pm0.1都进不来。"赵刚指了指天花板四角的银色装置,"而且按您的要求,加装了特殊石材颗粒检测警报。"
程岩微微点头,走向卧室。这个五百平的顶层复式花了他近半积蓄,但比起性命,钱算什么?卧室上方的碳纤维防护罩已经安装完毕,只要按下床头按钮,0.3秒内就能形成一个密封的茧形空间。
"最后是这个。"赵刚从公文包取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盒,"您要的便携式检测仪,可以随时扫描周围石材成分。"
程岩接过检测仪,手指划过冰凉的金属表面。自从一周前离开滨江,他就像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检查每一处可能藏有石头的角落。酒店浴室的大理石台面让他连夜更换房间,餐厅的石材地板让他拒绝入内,甚至连人行道上的铺路石都会引发他的恐慌。
"团队24小时待命。"赵刚补充道,"六名前特种兵,两人一组三班倒。还有您要求的结构工程师和地质学家随时提供咨询。"
程岩望向窗外,对面是正在装修的国金中心二期,工人们正在吊装外墙装饰。他的瞳孔骤然收缩——那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板材,表面雕刻着山水纹样。
"那块石头!"程岩猛地抓住赵刚的手臂,"来源是哪里?"
赵刚诧异地看了看资料:"福建南安的石材厂,怎么了?"
"查清楚!我要每一道运输环节的记录,每一个经手人的资料!"程岩的声音近乎尖叫,"特别是...有没有经过湘西!"
赵刚皱眉,但还是点头应下。这位雇主出手阔绰,但明显精神状况堪忧。过去一周,他已经要求更换了三次家具——只因为某些台面使用了天然石材。
赵刚离开后,程岩锁好三重防盗门,瘫坐在意大利真皮沙发上。手机屏幕亮起,是林菲的第二十三通未接来电。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回拨。莫三通最后那句"替我向林医生问好"像毒蛇般盘踞在他心头——他不能冒险,不能再把林菲卷入这场诅咒。
茶几上的平板电脑自动亮起,显示出一条新闻推送:"滨江穿山隧道坍塌原因初步查明:罕见地质活动导致岩层断裂..."
程岩冷笑一声关掉推送。罕见地质活动?就像青云山和酒店假山的"意外"一样罕见?他点开相册,翻出偷拍的莫三通照片。老人干枯的脸在屏幕上扭曲变形,尤其是那枚红玉戒指,即使在照片中也泛着不祥的光泽。
窗外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程岩触电般跳起来。一只鸽子撞在了防爆玻璃上,正晕头转向地扑腾着翅膀。程岩长出一口气,却发现自己后背已经湿透。
浴室里,他盯着镜中的自己——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短短一周像是老了十岁。水流冲刷着他颤抖的双手,却冲不走那种黏腻的恐惧感。自从隧道事件后,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自己,特别是在水源附近...就像石头总会记得水的形状。
程岩猛地关掉水龙头。科学,他需要相信科学。诅咒不过是心理暗示加巧合,只要做好防护,只要远离山区...
卧室的警报器突然尖锐响起,程岩的心脏几乎停跳。他抄起棒球棍冲向卧室,却看到赵刚站在梯子上检查烟雾探测器。
"误报,程先生。"赵刚歉意地说,"新系统还在调试期。"
程岩的膝盖一软,不得不扶住墙壁才没倒下。这种一惊一乍的状态正在摧毁他的神经。他需要药物帮助,但所有镇静剂都会让反应迟钝——在生死攸关时刻,那可能是致命的。
夜幕降临,程岩蜷缩在防护罩下的床上,平板电脑亮着微弱的光。他正在查阅国金中心的设计图纸,特别是那块花岗岩装饰的固定方式。屏幕角落的时间显示23:47,再过一个多小时就是新的一天,离戊戌年冬至又近一日。
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短信。程岩犹豫了几秒才点开:
"上海的石材比滨江更多,程先生。"
没有署名,但程岩的血液瞬间结冰。他疯狂地拨通赵刚的电话:"有人入侵了公寓!全面搜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石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石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