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碾过洛城的青石板路时,沈砚终于松了口气。从破庙出发后,他们又走了三日,沿途虽偶有颠簸,却没再遇到危险,眼下这座城虽不及应天府繁华,却也街巷纵横、人声鼎沸,总算有了几分安稳模样。
沈仲山扶着苏氏下了马车,看着眼前熙攘的人群,眉头却仍皱着:“咱们得先找个住处,再想后续的事。”他被贬往云州,却没规定具体抵达时限,洛城地处中途,正好能歇脚调整,可身上的银子本就不多,昨日又用了些,剩下的恐怕撑不了多久。
沈砚看在眼里,心里早有打算。他借口“去前面探探路”,悄悄拐进一条僻静的巷子里,闪身进了空间。公寓的书桌抽屉里,还放着他之前为了做历史模型买的一批小玩意儿——拇指大的铜制小灯笼,能打开的迷你木盒,还有几串用彩色玻璃珠串成的手链,都是现代工艺做的,在这时代格外新奇。
他选了几样最不扎眼的——三串玻璃珠手链,五个铜制小灯笼,揣进怀里的粗布袋子里,又把之前猎户留下的碎银子仔细收好,才回到巷口。
“爹,我有个主意。”沈砚拉过沈仲山,压低声音把想法说了,“这些东西是之前那位外邦先生送的,样式新奇,或许能卖些钱,够咱们住店和买粮食。”
沈仲山看着儿子手里的小玩意儿,铜灯笼精巧,玻璃珠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确实是他从未见过的样式。他犹豫了片刻,终究点了头:“也好,只是你要小心,别惹麻烦。”
沈砚应下,揣着东西往集市方向走。洛城的集市很热闹,卖菜的、说书的、打铁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他找了个角落,把东西摆在一块干净的布上,刚放下,就有个穿着绫罗绸缎的小姑娘凑了过来,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玻璃珠手链:“这是什么?好漂亮!”
“姑娘,这是外邦来的手链,戴在手上好看得很。”沈砚笑着开口,拿起一串手链递过去。小姑娘接过戴在手腕上,对着阳光一看,珠子里仿佛有流光在转,顿时喜欢得不得了:“我要了!多少钱?”
“五十文就好。”沈砚报了个不高不低的价钱——他打听过硬通货的市价,五十文够寻常人家买两斗米,对这富家姑娘来说不算贵。
小姑娘爽快地掏出银子,买下了手链。周围的人见有人买,也纷纷围过来,看到铜制小灯笼能打开,里面还能放小蜡烛,都觉得新奇。有个妇人拿着灯笼翻来覆去地看,连声道:“这玩意儿做得真精巧,给孩子当玩物正好!”说着便掏了四十文买下。没半个时辰,三串手链和五个小灯笼就卖光了,沈砚手里多了三百多文钱,还有个酒楼的掌柜特意过来,问他还有没有类似的玩意儿,愿意出高价收。
沈砚心里一喜,却没立刻答应,只说“后续若有,再送到酒楼”——他得留着余地,不能一次性把东西都拿出来,免得引人怀疑。
揣着钱,沈砚先去粮铺买了些米、面和新鲜的肉,又绕到点心铺,给沈玥买了她爱吃的桂花糕。等他找到一家干净的客栈,定了两间带炭火的上房,才折返去接家人。
“娘,姐姐,咱们有地方住了!”沈砚刚进巷口,就看到沈薇正牵着沈玥的手张望,连忙挥手。苏氏靠在沈仲山身边,看到沈砚手里的包裹和客栈的门牌,紧绷的脸色终于放松下来。
进了客栈房间,沈玥抱着桂花糕吃得满脸香甜,苏氏摸着客栈里干净的被褥,眼眶微红:“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沈仲山看着桌上的米和面,又看了看沈砚,语气里满是欣慰:“砚儿,辛苦你了。”
沈砚笑着摇头,心里却在盘算——卖小工艺品只能解燃眉之急,洛城是通往青阳关的要道,往来商旅多,消息也灵通,或许能在这里查到些关于朔漠马队,或是柳承业的线索。他摸了摸怀里的复合弓,指尖传来熟悉的冰凉触感,眼底多了几分坚定:安稳只是暂时的,想要保护家人,想要翻案,还得主动去寻机会。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洛城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隐约传来酒楼的吆喝声。沈砚靠在窗边,看着这暂时的太平景象,知道他们在洛城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晚饭时,客栈伙计端来热气腾腾的炒青菜和炖肉,沈玥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啃着肉,眼睛都亮了。苏氏看着女儿的模样,又看了看桌上的菜,轻声对沈仲山道:“这一路多亏了砚儿,不然咱们还不知道要受多少苦。”
沈仲山点点头,目光落在沈砚身上,欲言又止。他总觉得儿子这次“醒”来后变化太大,不仅遇事沉稳,还能想出用“外邦玩意儿”换钱的法子,可每次想问,又怕戳到儿子的心事。
沈砚看出父亲的犹豫,主动开口:“爹,明日我想再去集市一趟,看看能不能再卖点东西,多攒些钱。另外,也想问问往来的商旅,有没有关于云州的消息。”他知道父亲一直惦记着云州的差事,虽说是贬官,却也是他们眼下唯一的“归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衍启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