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说,坦克哪该窝在城里,这铁疙瘩生来就是要在平原上冲锋陷阵的,不是蹲在街巷里当“固定炮塔”的。
但现在没人敢想“反击”这两个字,能靠着这身厚实的装甲和猛劲十足的炮火守住防线核心,就已经是所有人最大的奢望。
紧跟其后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步战车与军用卡车,车身上的伪装漆还带着新印。
列队前行的士兵们腰杆挺得笔直,钢枪斜挎在肩头,枪托磨得发亮,没人交头接耳,只有整齐的脚步声咔嚓作响。
有人眼角带着红血丝,显然没休息好,但眼神亮得很,还有个年轻士兵,嘴角微微上扬,脸颊上沾着点黑灰,被汗水冲得一道一道的。
跟那些民兵,还有溃兵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张涵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烘了一下,那是种快被遗忘的感觉。
是“希望”。
士兵们眼里的光,竟顺着风,悄悄暖了他那颗凉透了的心。
或许,这座快被打烂的城,真能守住?
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掐灭了。
“妈的,狗屁希望!守得住才怪,老子还是赶紧找路子回市中心!”
张涵不自觉咬紧过滤嘴骂道,停在了大型连锁超市门口,隔着蒙着一层灰的玻璃门往里瞅。
货架早被清空推到了墙角,堆成高高的垛子,原本摆着零食饮料的地方,换成了一张张折叠桌,还有挂满作战地图的隔断墙。
头顶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把屋里照得亮如白昼,连地图上细小的红蓝箭头都看得一清二楚。
超市后头的空地上,3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正转得欢,嗡嗡的声响隔着几百米都能听见。
南郊贫民区的电力已被彻底切断了,不是修不好,是真没必要。
这儿本就是计划中该放弃的区域,眼下人手紧得捉襟见肘,根本没多余的力气往这上面耗费,能保障指挥部的供电就不错了。
穿迷彩服的人影在超市里来回穿梭,脚步急促却毫不混乱,每个人都压低了声音快速交换情报,半句废话都没有,生怕耽误了半分。
听武警说这应该是三支师级部队的联合指挥部。
从士兵的肩章上也能大致分得出,第149机械化步兵师、436装甲混成师,还有第736预备役步兵师。
149机械化步兵师是从首都卫戎部队临时抽调来的,组建还不到一个月。
兵员全是退伍不足一年的老兵,召回后重新编入序列,队列、枪法、车辆保养,样样都按条令纲纪操练,虽说没上过实战,但基本功扎实,战斗力尚可。
436装甲混成师是单独加强过的精锐,核心是67装甲旅,再辅以244步兵旅,还额外配属了一个重炮营。
第736预备役步兵师更是齐装满员,一万四千余人的队伍里,每个人的军服都簇新笔挺,精神头十足。
枪稳稳背在肩上,刺刀早已出鞘,寒光闪闪,没人再惦记着明天阅兵式上的正步,眼里只剩备战的肃杀。
这三支部队,原本都该在明天的阅兵仪式上接受检阅,如今却临危受命,共同组成了壁水市区的第一道防线,又称“缓冲部队”。
总兵力足足五万余,重装备一路排到看不见的尽头。
不是主力,根本扛不起这副担子。
城外的溃兵像潮水般后撤,兵败如山倒的架势谁都看得明白,战火蔓延进城区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的任务简单却残酷:把敌人死死挡在城外,为后方抢修工事争取宝贵时间。
之前民兵修建的工事太过潦草敷衍,钢筋水泥都没打扎实,根本承受不住高强度战斗。
而据军事卫星侦测,感染者的两支主力军团总兵力高达100余万已经渡过滩沙江,最迟明天早上7点左右就会接近图里山平原。
那里与市区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公里,感染者冲锋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任务之紧迫、艰巨程度,不言而喻。
喜欢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