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天子每次到海边巡游,都让外国客人跟随。凡是大都会人口众多的地方,天子的队伍都会经过。沿途,天子散发钱财布帛赏赐百姓和外国客人,准备了丰厚的物品充分供应。
在一座繁华的城市中,人们夹道欢迎天子的队伍。天子坐在华丽的马车中,微笑着向民众挥手。外国使者们看到道路两旁的百姓穿着华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交易热闹非凡,心中对汉朝的繁荣感到无比震惊。
为了展示汉朝的强大与富有,天子还下令举行大规模的摔跤比赛。比赛场上,选手们身姿矫健,肌肉隆起,激烈的角逐引得观众们欢呼呐喊。外国客人被这热烈的气氛所感染,纷纷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比赛结束后,天子进行赏赐,设置酒池肉林。丰盛的美食和香醇的美酒让外国客人陶醉其中。他们尽情享受着这前所未有的盛宴,对汉朝的富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天子又带着外国客人参观各个仓库府藏。仓库中堆满了粮食、丝绸、珠宝等各种珍贵的物品,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外国客人看到汉朝的广大和富有,无不瞠目结舌,心中充满了敬畏。
在遥远的大宛,那里有广袤的草原和壮丽的山川。大宛周围盛产葡萄,成熟的葡萄如同紫色的宝石,挂满了枝头。人们用葡萄酿成美酒,香气四溢。此外,还盛产苜蓿,那是天马最喜爱的食物。
汉朝使者来到大宛,被这里的美景和特产所吸引。他们采集葡萄和苜蓿的种子带回来,献给天子。天子把它们种植在离宫别馆旁边,不久之后,那里便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一眼望去无边无际。
然而,西域各国因为靠近匈奴,常常对匈奴使者畏惧,对待他们比对汉朝使者更为优厚。
匈奴乌维单于离世。他的儿子乌师庐即位,号称“儿单于”。这位新单于带着他的部众更向西北迁徙,左方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一直抵达云中郡,右方的军队则似疾风般一直触及酒泉、敦煌郡。
而在大汉的疆土上,冬十月的寒风中,汉武帝的车驾浩浩荡荡地向着泰山行进。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心怀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帝国的期许。十一月,甲子朔日,冬至时分,庄严肃穆的明堂中,香烟袅袅,汉武帝虔诚地祭祀着上帝,祈求着大汉的繁荣昌盛。
祭祀过后,汉武帝又马不停蹄地向东巡行,直至海边。他的目光越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心中满是对神仙的向往。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他派遣了众多的方士入海探寻,然而没有一个人的承诺得以应验。但汉武帝的信念未曾动摇,他坚信在那未知的世界里,定有神仙的存在,于是不断增派人员,期望有朝一日能与神仙相遇。
乙酉日,夜空中划过一道惊人的火光,柏梁台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似乎是上天对人间的一次警示。然而,在汉武帝的心中,这或许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十二月,甲午朔日,汉武帝亲赴高里山祭祀后土神。他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坚定而孤独,面对着苍茫大地,他默默祈祷,希望神灵能庇佑大汉的子民。而后,他又亲临渤海之畔,极目远眺,准备遥祭蓬莱之类的仙山,渴望能踏入那神仙居住的奇异宫庭。
华夏历2593年,春,大地复苏,万物焕发生机,汉武帝的车驾也缓缓返回京城。然而,柏梁台的火灾让原本的宫廷格局发生了变化,汉武帝选择在甘泉宫接受诸侯的朝见,并在此处理各郡国的年终财政报告。甘泉宫一时间热闹非凡,诸侯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对帝王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为了给诸侯们提供便利,汉武帝下令在甘泉宫修建了诸侯的官邸。一时间,工匠们的吆喝声、锤子的敲打声响彻云霄。
在遥远的越地,有一位名叫勇之的巫师。他听闻了柏梁台火灾的消息,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向汉武帝进言:“按照越地的风俗,遭遇火灾后重新起屋,一定要建得更大,用来胜过原先的房屋。”汉武帝听闻,心中一动,决定修建一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章宫。
建章宫的工程浩大,无数的工匠和民夫投身其中。它的东面,凤阙高耸入云,高达二十多丈。每当朝阳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凤阙之上,熠熠生辉,仿佛一只欲飞的凤凰。凤阙的造型精美绝伦,每一片瓦当,每一根梁柱,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西面是广袤的唐中,其中有方圆数十里的虎圈。圈中的猛虎威风凛凛,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每当汉武帝闲暇之时,便会来到此处观赏猛虎的雄姿,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
北面,工匠们挖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名为太液池。渐台高高耸立在池边,高达二十多丈。太液池中,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仙山的模型错落有致,仿照海中神山、龟鱼之类的形状,栩栩如生。微风拂过,池水泛起层层涟漪,仙山在水中摇曳,仿佛真的置身于仙境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烘炉记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烘炉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