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少上传了一章,没有读到李琰被免情节的,请看上一章)
三月时节,春回大地,神州处处桃红柳绿。
位于长白山脚下的龙泉城也逐渐变暖,积雪消融,河流中的冰冻也逐渐融化。
自从正月收到颜杲卿被罢相的消息之后,王忠嗣就满心欢喜的等待册封自己为王的诏书。
从正月等到三月,等到冰雪都融化了,等到候鸟都北归了,王忠嗣依旧没有等到望眼欲穿的诏书。
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王忠嗣的耐心在逐渐消失。
“若是陛下不想册封本帅为王,因何要把颜杲卿罢相下狱?莫不是陛下故意骗我回去!”
“既然如此,我偏偏不回去,我看他能奈我何?”
王忠嗣盛怒之下开始操练兵马,并出榜招募新兵,同时派骑兵向北进军,攻打那些尚未彻底臣服的小部落。
白孝德、卫伯玉等人对此十分不解,纷纷替王忠嗣打抱不平。
“真不知道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晋公已经是国公了,距离郡王只差一步,为何迟迟不肯降诏?”
“孝德兄所言极是,颜杲卿都被罢相了,谁还敢反对给晋公封王?正应该一鼓作气下达诏书,让晋公封王之事生米煮成熟饭,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中宗时期,就连那张柬之、桓彦范等文官都封了王,我们晋公难道不如这些文官?”
王忠嗣盛怒之下,把元载撵回了长安:“你回去告诉太子,我这病一时半会好不了啦,今年是否回去难说。”
元载也看出来了,王忠嗣等不到封王的诏书就不可能回京,至少自己劝不动他。
元载也曾经旁敲侧击的规劝王忠嗣,这样硬怼皇帝并非上策,皇帝已经给足了面子,再不见好就收,只怕局面难以收拾……
就算给你封了王,你给皇帝这样摆脸子,等你将来回了京,下场能好到哪里去?
当然,元载不敢说的这么直白,只是委婉的表达了这个意思,甚至也让白孝德、卫伯玉等人帮自己劝王忠嗣回京,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王忠嗣却认为自己已经得罪了李瑛,已经是骑虎难下,就算现在半路服软,也难讨天子欢心,而且还一无所获!
与其半途而废,不如一根筋走到底。
自己的功劳当世第一,又是李瑛的义兄,他还能杀了自己?
真把自己逼急了眼,那就在东北割据自立,渤海国都能在东北盘踞四五十年,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
当然,这是王忠嗣无路可走的最后选择,只要李瑛不把自己往死路上逼,王忠嗣也不想走这一步。
“既然岳父心意已决,那小婿也就不再赘言,就此别过!”
元载辞别王忠嗣,带着随行人员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程。
由于天气转暖,元载下令昼夜兼程,一行人快马加鞭,用了半个月返回了长安。
进京之后,元载便直奔东宫,径直来到丽正殿拜见李健。
“启禀太子,晋国公的病情依旧未能痊愈,不知何时能归!”元载垂头丧气的说道。
李健屏退左右,将元载带到书房询问:“公辅啊,你跟孤实话实说,这王忠嗣到底是真病了还是装病?”
元载压低声音:“以臣观察,王忠嗣多半是装病,居功自傲,拥兵自重,以此来要挟陛下将他封王。”
“愚蠢,愚蠢啊!”
李健听完气的直跺脚,“这王忠嗣终究只是一介武夫啊!”
“就算父皇给他封了王,他不还是得回京?”
“回了京之后岂不成了砧上鱼肉,待宰羔羊?父皇要削去他的王爵,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元载道:“王忠嗣认为自己功劳卓着,陛下不敢随便杀他,因此才有恃无恐。”
“孤让你给他分析利弊,劝他回京后再做计较,你没跟他说么?”李健气呼呼的质问。
元载低着头道:“说了,只是比较委婉,不敢说的太直白!”
“真是无用!”
李健怒斥一声,“你是他的女婿,他还能杀了你,让他的女儿守寡不成?”
元载低着头不说话,心中暗自嘀咕:“他不敢杀你,不见得不敢杀我啊……”
李健发了一通火,无可奈何的问道:“你可有什么好办法把王忠嗣从东北弄回来?”
“为今之计,只剩下一条路。”元载说道。
李健迫切的道:“有何妙计,快说?”
元载低着头道:“只有太子亲自跑一趟龙泉城,把王忠嗣请回来。除此之外,臣实在想不到其他办法了!”
“唉……”
李健叹息一声,“你回家休息去吧,让孤想想。”
元载走后,李健前思后想,翻来覆去的斟酌了一天,决定亲自去一趟东北把王忠嗣请回来。
自己已经入主东宫,太子党初见雏形,有了韦坚、皇甫惟明、李亨等人的暗中支持,东宫的实力已经远超李俨时期。
如果王忠嗣再回京担任大将军、太尉,就算不能掌握禁军,也能够调动城外的京军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盛唐华章请大家收藏:(m.20xs.org)盛唐华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