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向荣成帝拱手道:“罪臣叶宣通敌叛国之罪有他与完颜宗往来信函为证,早已板上钉钉。不过这明砚舟,却没有证据证明他对此事知情。”
“他是叶宣最疼爱的学生,又与叶家军同上战场,如何会不知叶宣之心?”
“可明砚舟也是陛下器重的子侄,大胤兵败对他来说,百害而无一利。由此,微臣认为,他知情的可能性并不大。”
柳青河轻哼一声,侧过了身:“虞大人似乎对你这同窗颇为了解。”
明砚舟虽是皇家血脉,可那一脉到底没落,又因着叶宣的原因,荣成帝到底忌惮。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荣成帝向来对柳青河信任有加,事无巨细均与他商讨,故而这位年轻的宰相自然知晓皇帝的态度。
果然,荣成帝并没有出言阻止,甚至面色都未曾有变。
“若说我并不了解他,那便是欺君之罪。我与他相识于年少,也深知他的为人与抱负,是以,我不愿轻易加罪于他。”虞兰川言语神情坦诚,这一席话反而使荣成帝对他更为赞赏。
官场上,最忌讳落井下石。
而虞兰川并不避讳与这两人的关系,反而能以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作出客观的判断,确实是可靠之人。
柳青河看着三言两语便被哄得转了方向的皇帝,顿时冷了脸。
荣成帝颔首道:“行直言之有理,砚舟是朕看着长大的,朕也不相信他背叛了大胤,他既还活着,那便延请名医给他治,朕要亲口听他说!可这群学子着实可恨,竟还三问于朕,将朕与大胤的脸面置于何地?”荣成帝扬声道,愠怒之色明显。
“陛下息怒!”柳青河出声劝道:“这群学子,他们眼中无君父、无百姓、无社稷,只一心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又何曾了解陛下为大胤付出了什么。妖言惑众,致使百姓人心多有不齐,微臣恳请陛下切勿因此伤身!”
荣成帝闻言,面色并没有好转多少:“如今涉事学子人数越来越多,通缉文书已张贴至汴京城各处,却仍未见收声之势!依朕看,这群闹事的学子都该杀了以泄朕心头之恨!”
虞兰川闻言,手在袖子中捏得死紧。
他尚未出声,便听见柳青河拱手道:“陛下英明,杀一儆百也未尝不可!”
“不可!”虞兰川忍无可忍,他面色凛冽地看着柳青河:“柳大人慎言,天下学子数以万计,他们是赤诚之人。也正是因此,若将此次闹事的学子尽数斩杀,或引得学子们不满啊!”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此言差矣。”虞兰川丝毫不退让:“学子虽有千般错万般罪,但有一件事,他们没有错!”
“何事?”荣成帝望着他,眼里神色莫名:“他们拷问朕、质疑朕,你居然说他们还有一事没有做错?倒是说来听听,要是说得不好,那便与他们一道下狱去吧!”
伴君如伴虎,殿中的宦官们闻言,顿时匍匐在地,头低着,大气都不敢喘。
柳青河饶有兴致地看着虞兰川。
只见他神色未变,只矮身拜倒:“陛下,学子们唯一没有做错的,便是同微臣一般,认为您是一位仁德宽厚的君王!”
陈德缓缓松了口气。
这虞大人,能说出这番话,可见不是个蠢的!
“陛下,微臣虽不知学子们在檄文上写了些什么,但他们既然敢如此做,便是认定陛下是一位好皇帝,愿意兼听天下百姓之音,因此,他们才愿意表达心中的想法。”
荣成帝神色顿时好看了些:“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
“不仅不罚,还需得奖!”
“哦?”
“如此可彰显陛下爱民之心,百姓心中定然会感念您,学子也不会再误解您、质疑您,人心可稳。”他顿了下,又道:“且我朝向突厥缴纳岁贡,实是无奈之举。若不如此,那战火绵延,百姓必苦。是以此次岁贡之后,大胤应抓紧时机招兵买马,养精蓄锐,以待与之一战之机!”
……
两人先后从养心殿出来,时已至傍晚。
柳青河走在前头,望着高高的围墙轻声道:“虞大人好口才!”
“柳相过誉,下官只是说了我应说之言。”
“你与年轻时的叶宣,倒是很像。”他微微侧头,看向身后那含笑的郎君:“只是不知道这结局,会不会一般凄惨?”
“柳大人说笑,叶宣通敌叛国自寻死路,便是千刀万剐也不足为奇。下官行的是忠君之事,如何会与这等罪臣一般下场?”
“心里话?”
“自然。”
“本官竟不知虞大人如此通透。”
“可见柳相还不甚了解我,若有机会,下官定登门拜访,与您诉一诉衷肠。”虞兰川微微一笑。
此刻两人已行至东华门,秦景云坐于马上正百无聊赖的等着,见他出来,还未来得及下马,便见着他身旁站着的那人。
他拧紧了眉,手悄悄置于身侧的刀鞘上,蓄势待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州雪请大家收藏:(m.20xs.org)青州雪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