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少年回到王府已经一个月的时间了,王府上上下下都已经习惯了王孙的到来。日子也归于平静。
老者依旧养花逗鸟,只是每日多了一件事,督促王孙读书。
虽然每一次,井良都大摇大摆的赶走那些所谓的教书先生。而老人也是一脸的无奈。
老人想把他培养成最好的继承人,可是总是不得所愿。老人看着一株枯萎的花,心中忽然很是不舍。
“记得那些年啊,那个人最有望继承我的衣钵,可是却离开了西北,投身到那座沉沦的江湖......”
一声老头,打断了老人的思绪。
井良手里拿着一本兵书,满脸不屑,当着老者的面撕的粉碎,纸张流落一地。
老头看着地上的兵书,也只是摇摇头。
书名,《战乱兵法》,是当朝大将军纪岚的心得之作。 当年纪岚还只是十四岁的时候,便随着纪老爷出征,年仅十四岁的纪岚,用自己的计谋生生拖垮了一国。 那时老爷子和纪老爷子还只是一个将军。
直到十几年前,纪老爷子离世,纪岚凭借着多年的威望与军功继承了大将军的称号,镇守两辽地区。
“什么狗屁道理,不过是纸糊的兵法,也配写给世人阅读?”藤椅上的井良嘴里喋喋不休,话语中满是不屑。
“是是是”老人一直附和着这个世人不喜的王孙,眼中满是宠溺。
院子外的一众讲师目瞪口呆,要知道这个老者可是叫整个江湖和两座庙堂都为之一振的人。如此这样,他们忽然有一些不知所措。
要知道,人长久之间的幻想忽然被打破,那么就得花费很长时间在构建新的世界观。
院内的老人忽然看向院子外,眼中貌似有荆棘丛生。
门外的讲师 腿不自觉地跪下,头死死的贴在地上。
“我们什么都没看见!”战战兢兢的重复着几句话,老人只是轻轻的说了句:“退下吧。”
众人却仿佛像得到了救命符一般,欣喜若狂。纷纷跑出王府。
毕竟这个老人被称为西北猎鹰,连灭十国,将那座破烂不堪的天下,收拾为一家。
老人年轻时为冉世王朝卖命,脑瓜子系在裤腰带上,九死一生,生活了八年的军旅终于熬成了统领三十万大军的异姓王。老人看着藤椅上微闭双眼的孙子。脸上的笑容忽然凝固了。
老人这辈子可能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到死自己都没有原谅他以及没有陪在自己的两个孩子身边。所以老人把这些愧疚交在了井良身上,导致宠坏了他。
风吹过了门口的枇杷树,枇杷微微摇晃老人也晃了一下。 门厅枇杷吾妻与吾亲自种下,如今枇杷已成,吾妻却早已远去.....
第二日,王府上下,张灯结彩。
井良早早的被抓上了马车,前往武当山。
随行的兵马是天狼军,王府内最精良的卫队。
老者和井良共坐一个马车。
路上,井良一直把头看向窗外,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又好像只是发呆。
老者看到这样的井良,也只是看着.......
车马急速,不到两个时辰就来到了这座天下道教的名山。
当今天下,除去为朝廷做事的天师府,便是这座武当山了,二者分割整个 闵中王朝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各据福地洞天。
除去中间被拦下的刺客。旅途还算顺利。
王府出行,每次都会遇到刺客,这些刺客也许是前朝的余孽,也许是朝廷的鹰犬,再或者是一些江湖仇家。基本上除去为生活奔波的老百姓,整个天下所有人都恨这名有些驼背的老者。
骑兵灭十国,三次马踏江湖。老者的事迹就像书中的故事一样叫人不敢相信。
每一次刺杀都会被隐藏在暗处的“影”消灭。
再不就是被铁骑们胡乱冲杀。
对于早已见怪不怪的井良来说,比吃饭还要寻常。
武当山下,便是寻常香客祭拜的地方。
而今日,武当山上香客全无,因为这一天是小王爷的成人礼,所以武当山封山,胆敢探足者格杀勿论。
这座传承千年的道教圣地,山下有石碑,石碑上刻着肉眼可见的几个字。这几个字是用剑气所刻,劲道有力,却又不破坏石碑,可见此中玄妙。
石碑上刻着“仙人亦闲”四个字
井良心中早已见怪不怪,这四个字他十几年前见过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何意思,现在亦是如此。
步行上山,老掌教早已恭候多时。
老掌教身边站着两位师兄弟,左边是沉以轩。右边是吴重楼。两人一人板脸认真,一人性格随和。
武当讲的是人情世故,得道相反并不是那么重要。
老掌教陈真便是这样的人。在遥远的天师府你绝对看不到,掌教和普通人的闲聊,而在武当山却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沉以轩则是那种时刻板着脸的老头,嘴中教导不断,规矩就是大道,不能乱。
相反吴重楼则是那种甩手掌柜,眼神中满是不在乎,他认为人活着就该放宽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江湖求不得请大家收藏:(m.20xs.org)江湖求不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