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戳中了要害 —— 库房钥匙在掌事太监手里,赵厨刚克扣了两斤燕窝,哪敢去碰库房?他噎得说不出话,只能眼睁睁看着苏清欢把陶罐抱走。
苏清欢回到灶台边,刚把莲子心倒进铜锅,就听身后有人咳嗽:“姑娘,你可得小心些,赵厨跟柳家走得近,昨儿还跟柳家丫鬟偷偷摸摸说悄悄话呢。”
回头一看,正是刚才想开口的老厨子,手里端着碗清水:“我叫老周,在御膳房做了三十年了。你娘当年在这儿的时候,我还给她烧过灶呢。”
苏清欢心里一动:“周伯认识我娘?”
“怎么不认识!苏三夫人的一手玉露羹,宫里没人能比。” 老周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当年她就是不肯给柳家权臣下毒,才被赵厨这群人害了…… 你这小鼎,跟当年苏三夫人用的那个一模一样!”
怀里的小鼎突然颤了颤,鼎身的云雷纹亮了亮,像是在回应老周的话。苏清欢攥紧鼎,刚要再问,就听赵厨喊:“老周!还不赶紧给贵妃做茶?想挨罚是不是!”
老周赶紧闭了嘴,给苏清欢使了个眼色,匆匆走了。苏清欢看着铜锅里的莲子心,心里五味杂陈 —— 原主的娘,果然是被冤枉的。
她定了定神,拿出沈砚之给的册子翻了翻,上面写着 “太后喜糯,恶苦,可加桂花蜜调和”。正好怀里揣着春桃塞的干桂花,她抓了一小撮放进鼎里,又倒了些山泉水 —— 这水是今早沈砚之让随从送来的,说是 “城外山涧的活水,比宫里的井水甜”。
小鼎一碰到泉水,立刻泛起微光,锅里的莲子心竟慢慢变得饱满起来,霉味也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清香。苏清欢又把自己带来的干百合泡进鼎里,不过片刻,百合就变得雪白粉嫩,比新鲜的还好看。
旁边的小厨子看得眼睛都直了,偷偷跟同伴说:“这铜鼎真邪门,烂百合都能泡活了?”
苏清欢没理会,架起铜锅开始炖羹。火候是现代学的低温慢炖,既能让莲子心的苦味散得干净,又能保持百合的软糯。她一边搅锅,一边留意着赵厨的动静 —— 那家伙正躲在角落里跟个小太监嘀咕,眼神时不时往她这边瞟。
炖到半熟,苏清欢刚要加桂花蜜,怀里的小鼎突然猛地一凉,鼎身的云雷纹瞬间暗得像墨!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停了手,看向灶台上的蜜罐 —— 这是刚才小厨子送来的,说是 “宫廷特供的桂花蜜”。
她拿起蜜罐闻了闻,表面是浓郁的桂花香,仔细嗅,却藏着一丝极淡的苦杏仁味 —— 跟刚才赵厨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她瞬间想起王伯说过,苦杏仁磨成粉加在蜜里,闻不出来,吃了却会让人头晕恶心,要是量大,能出人命。
赵厨这是想借她的手,害太后!苏清欢后背冒了冷汗,抬头正好撞见赵厨的眼神,那家伙嘴角还挂着阴笑。
她不动声色地把蜜罐推到一边,从怀里摸出个小油纸包 —— 这是沈砚之今早塞给她的,说是 “宫外买的桂花蜜,比宫里的甜”。她打开纸包,一股纯正的桂花香飘出来,小鼎也跟着热了热,显然是好东西。
刚把蜜加进锅里,赵厨就踱了过来,假惺惺地问:“苏姑娘的羹炖得怎么样了?要不要我帮你尝尝味?”
“劳赵厨费心,不过这羹是给太后做的,我哪敢让别人先尝?” 苏清欢搅了搅锅里的羹,莲子心炖得软烂,百合入口即化,香气飘得老远,连前殿的太监都探头往这边看。
赵厨盯着蜜罐,见里面的蜜没少多少,皱了皱眉:“你没放宫里的蜜?”
“宫里的蜜太甜,怕腻着太后。” 苏清欢笑着舀了一勺羹,递到老周手里,“周伯,你帮我尝尝,看合不合老太后的口?”
老周接过来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绝了!这羹糯而不腻,桂花香味正好压了莲子心的苦,比苏三夫人当年做的还鲜!”
周围的厨子们都凑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要尝,赵厨脸色铁青,却插不上话。正热闹着,陈嬷嬷突然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个小太监:“太后传话,说闻到香味了,让苏姑娘先送一碗过去尝尝。”
赵厨眼睛一亮,赶紧抢话:“陈嬷嬷,这羹还没调味呢,怕是不合太后口味,不如让我再加工加工?”
“不必了。” 苏清欢已经盛了一碗羹,用玉碗装着,递到小太监手里,“这羹刚炖好,趁热喝最好。要是太后觉得淡,我再加点蜜就是。”
小太监捧着碗走了,赵厨急得直跺脚,却没辙。苏清欢瞥了他一眼,心里冷笑 —— 想害她?没那么容易。
没一会儿,小太监回来了,脸上带着笑:“太后夸苏姑娘的羹做得好,说比御膳房以往做的都鲜,还问这莲子心是哪儿来的,想留着泡茶。”
这话一出,御膳房里一片寂静。赵厨的脸白得像纸,踉跄着后退了一步,撞翻了身后的调料架。苏清欢心里松了口气,怀里的青铜小鼎也慢慢凉了下来,像是完成了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清欢渡:味染人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清欢渡:味染人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