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莲子去芯,百合剥瓣,用青铜小鼎盛了山泉水,加了半勺冰糖,坐在小炭炉上慢炖。鼎身渐渐泛起白光,莲子和百合在水里轻轻翻滚,原本微苦的莲芯竟散出清甜,百合的涩味也消了大半。春桃在旁剥桂圆:“陈嬷嬷可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当年御膳房的李御厨都得听她的!”
苏清欢没说话,盯着鼎里的羹 —— 汤面渐渐凝出一层薄霜,像玉露般透亮。她又撒了点干桂花,香气瞬间漫出灶房,连门口的小太监都忍不住吸鼻子。
“玉露羹来了。” 苏清欢端着白瓷碗出来,碗里的羹莹白剔透,莲子卧在百合中间,桂花像碎金撒在上面。陈嬷嬷拿起银勺,舀了一勺尝了尝,眼睛突然亮了 —— 羹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莲子绵得像云朵,百合脆得像鲜梨,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桂花的香气。
“这羹……” 陈嬷嬷又舀了一勺,“比御膳房的冰糖炖雪蛤还爽口!你用了什么法子?” 苏清欢笑道:“就是寻常食材,用泉水慢炖罢了。” 怀里的青铜小鼎悄悄凉了下去,像是完成了任务。
陈嬷嬷放下勺子,满意地点头:“太后近来胃口不好,就爱这口清爽的。下月初三,你随我入宫备菜。” 她掏出个锦盒,“这是太后赏的银钗,你收着。” 苏清欢刚要推辞,沈砚之在旁说:“太后的赏赐,收着吧。”
送走陈嬷嬷,春桃捧着锦盒跳起来:“小姐!我们要进宫啦!以后是不是能天天见太后?” 王伯泼冷水:“宫里规矩多,可别像今天这样毛手毛脚的。” 苏清欢摸着怀里的青铜小鼎,突然想起李御厨说的话 —— 原主生母的冤屈,或许真能在宫里查清。
晌午时分,工匠们拆完墙,开始砌新灶。张屠户送来了半扇猪,还带来个好消息:“刘老三那小子,今儿个送了两斤新木耳来赔罪,说以后你家的干货他包了,比市价便宜两成!”
春桃跑去接木耳,回来时一脸得意:“那小子吓得脸都白了,说再不敢骗咱们了。” 苏清欢笑着把木耳泡上:“晚上做‘木耳炒肉片’,给工匠们加菜。” 沈砚之挽起袖子:“我来劈柴,这次肯定不会卡斧头。”
春桃赶紧跑去搬木柴:“沈大人加油!劈不好晚上罚你吃三碗野菜饭!” 沈砚之拿起斧头,看准木柴中间劈下去,“咔嚓” 一声,木柴裂成两半,他松了口气,对着苏清欢笑了笑 —— 阳光透过新拆的墙洞照进来,落在他脸上,竟比灶火还暖。
苏清欢转身进灶房,刚拿起青铜小鼎,就见鼎身的云雷纹闪了闪,像是在笑。她摸着鼎上的 “清欢” 二字,又想起沈砚之送的莲花玉佩,心里甜丝丝的 —— 原来这人间清欢,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是有人生火,有人劈柴,有人陪着尝遍烟火滋味。
傍晚的炊烟升起,新砌的灶房里飘出木耳炒肉的香气,工匠们的笑声、春桃的吆喝声、沈砚之劈柴的闷响,混着巷口的槐花香,缠成了最热闹的人间。苏清欢站在灶前,看着鼎里翻滚的肉汤,突然明白,柳玉茹的刁难也好,宫廷的规矩也罢,只要手里有鼎,身边有人,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春桃跑进来喊:“小姐!沈大人劈完柴了,这次没把斧头劈坏!” 苏清欢笑着应了一声,往灶里添了块柴,火光映得她眉眼发亮。窗外,沈砚之正帮王伯搬案板,月光刚爬上新挂的牌匾,鎏金的字在夜色里闪着温柔的光,像极了他看她时的眼神。
喜欢清欢渡:味染人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清欢渡:味染人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