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为首的何超微微一笑,随后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盖有中组部公章的红头文件——协助调查令。
坦白说,这种调查令他还是头一次见到。
当初他晋升时,中组部也曾派人考察,接触了哪些人他并不清楚,但最终无人提及这份调查令的存在。
足见对祁同伟此次调查的重视程度,不过也难怪,公安系统的职位毕竟特殊,调查规格自然不同。
于是他神色郑重地点头应道:“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几人点头示意。
祁同伟晋升程序的第一步,便在京城悄然展开。
此时,骆山河心中也充满好奇——他们究竟想了解什么?
“骆部长,您与祁同伟共事期间,他的工作状态如何?在调查活动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能否谈谈?”
骆山河略作思索,便径直回答:“祁同伟同志是在我们抵达绿藤的第二天,由组员钟小艾邀请加入协助工作的。
他们是校友,而祁同伟身为公安厅长,参与后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抵达首日,他就组建了专项调查小组,所有关键线索都由他提供,最后的重要突破也是他亲自带队完成。
从这些表现看,他确实是位出色的警察,无论是指挥能力还是侦查经验都十分丰富,这也是我最终邀请他加入的原因。”
为首者边听边在纸上记录细节,继而追问:“这次随行来京的王政,是否与祁同伟有过接触?”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关乎案件背后是否存在隐情。
此事关系重大,他们必须排除所有可能性,确保调查万无一失。
对祁同伟而言,这是对他工作能力与道德品质的考察。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这属于关键人员的把控。
组织程序里,这一环节必不可少。
只有确保人员纯洁,组织才能彻底放心。
政治上的竞争是被允许的,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但达到某个层级之后,就不被允许了。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此时的他们已是特殊的存在,是关乎整个国家的关键。
若因个人问题导致王政下台,
那么即便祁同伟再出色,也没有晋升机会,
这是规则。
虽然许多竞争背后各有目的,但有一个大前提:
必须有正当理由;没有正当理由,
就是乱政,就是个人主义。
所以,这个问题表面上在询问两人的交集,
实际上却在探究一点:
祁同伟是否另有想法。
此时骆山河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祁同伟的前途,
但骆山河本人却毫不知情。
“祁同伟在抓获首犯高鸣远之后,第一时间移交给我们,
随后便离开了。
之后我们调配的审讯人员,
都是从异地调来的,相关档案
全部保存在督导组,你们可以随时查阅。
最后牵出王政时,是我通知的祁同伟,
并请他带队执行抓捕。
当时我确实存有私心。
他帮了这么大忙,不给他一点功劳,
说不过去,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他了。
两人的接触仅此而已。”
骆山河的回答堪称标准答案。
他避开了所有陷阱,没有完全否认两人的接触。
毕竟祁同伟与王政同在一省工作,祁同伟又协助督导组办案,
两人不可能毫无交集,这是事实。
骆山河并未多想,只是实话实说。
在这种时刻,唯有实话才能规避风险。
听到这里,何超点了点头,
继续在纸上记录。
这一点极为重要,
甚至可以说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他们这个访问组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弄清这一点。
一旦反腐牵涉到 争,就意味着晋升之路彻底断绝。
这是组织在百年斗争中所积累的智慧。
然而就在这时,何超的一句话……
骆山河的心猛地一沉,整个人瞬间绷紧。
“王政的问题,是不是该处理了?这么久了,也该结案了。”
看似平常的一句闲聊,在此时却显得极不寻常——这不只是何时结案的问题,更牵涉到权责归属。
不仅骆山河,连旁边一直沉默的警察也警觉起来,略带诧异地望向何超。
骆山河刚从督导组回来,面对各方邀约,正不知如何应对。
他是组长,有权决定结案,毕竟案子由他负责。
何超此时的话,无疑是一种暗示:有人希望他停手。
借访问组之机传递消息,骆山河不解:如今通讯如此发达,为何要绕这么大弯子?难道……是“那位”的意思?
中组部之所以令人敬畏,正是因为其当家人说话的分量。
在全国范围内,那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对方传话,骆山河岂敢不从?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切挣扎都显得苍白。
这一点,骆山河心知肚明。
但他不能直接表态。
忽然,他想起祁同伟的叮嘱,便故作平静地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