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末,县城冻得像块脆玻璃。碎雪子沙沙地刮着国信办公楼的窗,如同无数只小手在窗外翻捡陈年旧账。冰花在玻璃上扭曲变形,把屋里的光都映得透出几分寒意。赵山河坐在办公桌后,指尖捏着一张对折的便签,纸上是周磊刚送来的消息——“林晟从鑫源小额贷款借100万,月息3%,抵押鼎盛府未售房源”。便签的边缘被他捏得发皱,指节泛白,墨色的字迹晕开一点,像块没擦干净的污渍,洇在“月息3%”那几个字上,像滴在雪地上的血。
桌角的蓝色文件夹敞着,最上面是安居苑项目的验收报告,盖着“合格”的红章,红得扎眼;下面压着一叠剪报,标题用红笔圈着——“2009年邻市鑫源地产资金链断裂,高息借贷致项目烂尾”“某房企借高利贷扩张,三月利息吞掉半项目”。这些是他年初从行业报上剪下来的,每篇都用铅笔在空白处写了批注,“月息3%,年化36%,远超法定上限,这不是借贷,是饮鸩止渴——人总以为自己能在毒性发作前停药”“高杠杆是时间的陷阱,短期填的是窟窿,长期埋的是自己,多少人栽在‘再等等就回款’的自欺里”。他的蓝色文件夹,不是简单的案例汇编,是试图从他人溃烂的‘过去’里抠出教训,钉进国信的‘未来’里——他信时间是线性的,种什么因,必结什么果。
“赵总,要找林总谈谈吗?”周磊站在桌前,手里拿着笔记本,笔尖悬着,等着记录。他刚从建材市场回来,施工队老周偷偷跟我说,林晟用那100万付了建材款时,特意叮嘱他们别往外说利息的事,只拍着胸脯保证“三个月内肯定回款,到时候给大家发奖金”——说这话时,林晟的手在发抖,却没人敢问为什么。
赵山河把便签放进文件夹,压在鑫源地产的剪报上,指尖在“月息3%”上划了划,指甲蹭过纸面,留下一道浅痕。“去约吧,就说我有项目合作的事找他,在巷口的‘老普洱’茶馆见。”他不想在办公室谈——国企领导找私企老板谈高利贷,传出去像多管闲事,也怕林晟觉得是“居高临下教训人”,反而更抵触。他指尖摩挲着“国企担当”的锦旗边角,突然想起去年错过的城西地块——要是当时敢冒点险,国信现在是不是能多两个保障房项目?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按下去,像掐灭烟头,只留下一点烫人的悔意。
茶馆里很暖,炭炉上煮着普洱,热气袅袅,模糊了窗外的雪景,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焦香。林晟来得晚,裹着件黑色羽绒服,领口沾着雪,进门时还打了个哆嗦。坐下后,他从内袋里摸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又顺手摸出那张深圳旧车票,放在桌上。那张深圳旧车票在他掌心发烫,不是炫耀的资本,是一道愈合不了的时间伤疤——2000年差的5万,像根刺扎在他时间感知里,让他总觉得‘现在’必须赌,才能修正那个‘错过’的平行人生。他指尖在“深圳”两个字上反复搓,纸页边缘磨得起毛,不是想搓掉那行“当时差5万”,是想确认那道伤疤还在——那是他半个人生的分界线,左边是踏实卖瓷砖的林晟,右边是怕再错过的赌徒。
“赵总找我,是有代建的活?”林晟先开口,语气里带着点急切,也带着点防备。他知道赵山河看不上他的玩法——之前“假离婚破限购”的事,赵山河还向住建局递了报告,虽然最后只是口头警告,但两人心里都横着根刺。
赵山河没绕弯子,从公文包里掏出蓝色文件夹,打开,拿出鑫源地产的剪报,推到林晟面前:“你看看这个,邻市的鑫源地产,去年借了月息4%的高利贷,跟你一样,觉得‘三个月就能回款’。结果呢?项目卖不动,利息滚到比本金还多,最后放贷的直接把项目收了,老板连夜跑了,连工人工资都没结。”蓝色文件夹的金属搭扣凉得硌手,这东西护了国信三年,没让它踩过违规的坑,却也像副盔甲,让他离市场的滚烫温度越来越远。
林晟扫了眼剪报,目光在标题上停了两秒就移开,指尖还是没离开旧车票。林晟的眼白布满血丝,瞳孔却亮得骇人,像雪地里两簇烧得太旺的火,连睫毛上的雪粒都被映得发暖:“赵总,我跟他们不一样。我鼎盛府已经卖了60%,下个月就能网签,客户都是交了5万定金的,怎么可能退房?再说,我这是月息3%,比他们低了整整一个点,压力小多了。”林晟喉结狠狠滚了一下,那句“万一回款慢了怎么办”到了嘴边,又被他咽回去,换成硬邦邦的“赵总不懂行情”——他怕一松口,那点撑着他的底气就散了。
“低?”赵山河端起茶杯,热气熏得他眼睛有点涩,“3%的月息,年化就是36%,国家规定超过24%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你这跟抢钱没区别。就算你下个月能回款100万,光利息就3万,你鼎盛府一套房净利润才多少?万一网签延迟几天,或者有客户临时反悔要退定金,利息就像滚雪球一样往上加——你那点回款够填坑吗?”他说这话时,心里也发虚——去年有个保障房项目,要是没留应急资金,差点因为建材涨价停工,他的“稳”,也不是天生的,是踩过小坑后长出的警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地翻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天地翻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