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婶子上班走了之后,杨大林带着姐妹两个人出了门。
准备去买蜂窝煤,两个姐妹叽叽喳喳的跟在他身边,显然心情很好。
结果到了煤站人家告诉他,每家每户蜂窝煤限购,按照面积算的,,一户一个月只能买成品100公斤-120公斤。
齐家三间屋子还有一间耳房,耳房虽然没住人,但是三间屋子不光做饭还要取暖,这些肯定不够。
就算一块一公斤来说,也一百来块。
但是一天一家也需要个三四块最少了。
这点蜂窝煤够干嘛的,杨大林递了半盒香烟结果人家告诉他,还可以买些散煤和黄土回去自己做。
怪不得杨大林在院里见有那么多人手摇煤球(煤炉烧的,直接烧煤球,不是蜂窝煤,添加一些黄土,节省煤)和自己做蜂窝煤呢。
原来蜂窝煤都限购,那得了,买吧。
不过散煤倒便宜,四十公斤,两毛四。
但是也需要票。
还好齐妍华带着票呢。
不过让人家送还得花两毛钱。
那就该花就花吧,要不是杨大林今天换了干净衣服,杨大林都想自己用袋子扛回去了。
蜂窝煤的制作配比是煤和黄土的比例是7比3,所以杨大林也懒得自己去挖几十斤黄土,索性让人家送煤的师傅一起送了了些黄土。
送到了四合院前院,杨大林想着先陪两个姐妹去逛街,回来找人借个压煤器在做蜂窝煤。
齐晓宁告诉他,最好做完再出去,不然把煤和黄泥堆在家门口,万一煤少了也不知道。
平常她们家的蜂窝煤都是齐婶子自己和齐妍华两个人做的。
每次两个人都的累半死,因为吃不饱啊,没力气。
既然是这样,还是做好晾晒上再出去吧。
压煤器前院,齐婶子家没有,只有闫家有。
闫家的东西,不太好借,听晓宁说,借他家的压煤器一次,得给他们家四块蜂窝煤,相当于让他们家白烧一天的煤。
这不三大妈就坐在门口,等着杨大林开口呢。
晓宁又给他嘀咕,中院何易两家都有。
杨大林客气的喊了一句三大妈,打了一个招呼,然后让晓宁找何雨水去借了。
傻柱估计上班去了,只能找在家的何雨水。
这不没一会,晓宁就借来了,何雨水还跟着来玩了。
三大妈那白眼,嘴里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念叨什么。
估计在生气吧,今天便宜没占到,心疼三分钟,中午少吃根咸菜条。
杨大林先用铁锨把煤和黄泥均匀的拌在一起。
然后倒上水,再和好。
这玩意杨大林前世小时候在家里见过怎么做。
没啥难度。
和好煤之后,拿着压煤器往里面一墩,墩结实。
然后提着压煤器到门口的一块平坦的地面,垂直放平压煤器,离地面不要太高,手上一压一个把手,蜂窝煤就做好了。
杨大林又有力气,速度快的很。
一会一个一会一个。
八十斤煤炭加上近四十斤黄土,杨大林压了63个蜂窝煤。
主要是现在齐家的炉子小,大家做的蜂窝煤也小,比不上后世大家用的那么重。
没办法,节省惯了,现在这蜂窝煤是九孔的,高度还低。
杨大林记得前世家里用的都是那种两斤多一个的。
还是十二孔的,耐烧火苗也旺。
不过谁让现在是物资短缺的时候呢,家家户户要节省,没办法。
买来了一百个加上做的六十三个,这回这个月估计够用了。
做完了自家的蜂窝煤,杨大林准备洗手带两姐妹出去逛街。
结果前院和中院中间的东穿堂屋,出来一个五十多的妇女。
“大林子,能不能帮我们家也做下蜂窝煤?”
这人杨大林知道,夫家姓赵,赵大爷身体不太好,家里的儿子儿媳本来在一个厂子上班,回家路上遇特务搞爆炸破坏,两口子路过直接都没了,就剩下一个孙子和孙女。
老两口带着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生活。
赵大爷的身体本来还行,但是接儿子的班去上班,定量减少,两口子经常给孙子孙女多吃点,结果夏天摔坏了腿,一直在家里养着,不过营养不好,养的也很慢。
杨大林听晓宁说过这一家。
也不是那种喜欢占便宜的人。
再说她们家东西都准备好了,自己一会就墩完了,顺手帮一下也行。
“怎么不行呢,赵大妈,你放下手吧,我来。”
他们家煤炭和黄土都准备好了,就堆在南墙空地上。
杨大林又去接了一桶水,很快和好煤,刚准备干活,赵大爷拄着一个拐杖出了门。
杨大林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主要是杨大林白天很少在家,赵大爷人特别消瘦,拿着半包烟:“大林是吧,给抽烟,抽支烟再干,麻烦你了。”
说这话,赵大爷显得特别谦卑。
杨大林摇一摇头:“赵大爷,我不抽烟,您抽吧,我一会就干完了,你坐会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之开局从扛大包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