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文的忧虑,很快变成了现实。左宗棠的“他法”,正是借助西方列强的力量。在久攻不下、颜面与战局双重压力下,他最终放下了天朝大吏的矜持,向驻扎在宁波、由法国军官德克碑(Paul dAiguebelle)统领的“常捷军”(“常胜军”的仿效者,主要由中国士兵组成,配备西式武器,由外国军官指挥)求援。
七月流火,一支装备奇特的部队出现在富阳战场。他们穿着西式军服或混搭的清军号衣,扛着沉重的、闪着金属寒光的物件——那是德克碑带来的数门威力巨大的阿姆斯特朗后膛炮和大量新式步枪。
德克碑,一个典型的欧洲职业军人,留着精心修剪的胡须,眼神傲慢而冷酷。他在蒋益澧的陪同下,用望远镜仔细打量着富阳城墙,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微笑。在他看来,这座东方古城的防御,在近代火炮面前不堪一击。
八月初的一天,天空阴沉。随着德克碑一声令下,常捷军的炮兵阵地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
“轰!轰!轰——!”
不同于清军土炮沉闷的响声,西洋重炮的轰鸣如同雷霆炸裂,炮弹带着刺耳的尖啸划破长空,狠狠砸在富阳城墙上!坚固的包砖城墙在剧烈的爆炸中剧烈颤抖,砖石如同纸片般被撕碎、抛飞!巨大的烟柱腾空而起,遮蔽了小半个天空。一处,两处……坚固的城墙上开始出现可怕的、犬牙交错的巨大豁口!
城内的太平军被这从未经历过的毁灭性炮击惊呆了。汪海洋怒吼着指挥士兵躲避,试图用沙袋堵塞缺口,但在持续不断的精准炮击下,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陈炳文面色凝重,他预感的“他法”来了,而且比想象中更可怕。守军的士气,在这天崩地裂般的炮火中,无可挽回地动摇了。
炮击持续了数日,富阳城墙多处坍塌,防御体系千疮百孔。在常捷军炮火的绝对压制下,楚军再次发起了总攻。这一次,他们几乎未受到城头像样的火力阻击。
蒋益澧挥刀怒吼:“破城就在今日!杀!”
楚军士兵如决堤洪水,从被炸开的巨大缺口和损毁的城门蜂拥而入!城内,汪海洋、陈炳文率领残存的太平军精锐,依托街巷房屋进行了最后的、绝望的巷战。汪海洋状若疯虎,挥舞大刀,在狭窄的街道上左冲右突,接连劈倒数名清兵,浑身浴血,口中不断怒吼:“天国万岁!”陈炳文则指挥一部分士兵且战且退,试图向富春江边突围。
然而,大势已去。楚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又有常捷军的洋枪队在关键节点进行精准的火力支援。巷战持续了大半天,富阳城内处处火光,喊杀声、惨叫声、房屋倒塌声不绝于耳。最终,汪海洋、陈炳文见回天乏术,率领少数亲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从尚未被完全封锁的江岸乘小船遁去,消失在茫茫富春江上。
当左宗棠接到蒋益澧“富阳克复”的捷报时,他正站在严州行辕的庭院中。他抬头望向杭州方向,脸上并无多少狂喜,只有如释重负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凝重。富阳这颗硬钉子终于拔掉了,但付出的代价远超预期,更依赖了洋人之力。而杭州,那座真正的目标,里面还有多少像汪海洋、陈炳文这样的硬骨头在等着他?他紧了紧身上的官袍,江南的暑热似乎也带着一丝寒意。通往杭州、通往最终胜利的道路,每一步都浸透了鲜血。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冬天。冬风裹挟着钱塘江的湿冷,刀子般刮过杭州城外连绵的清军营垒。旌旗在铅灰色的天空下猎猎作响,肃杀之气几乎凝成实质。中军大帐内,炭火盆噼啪作响,却驱不散闽浙总督左宗棠眉宇间的凝重与那份志在必得的灼热。
富阳的血战仿佛就在昨日。汪海洋、陈炳文这两个太平悍将的名字,如同两根倒刺,曾让他的楚军在富阳城下足足耗了半年,折损无数。若非最后关头调来德克碑的“常捷军”,用那些骇人的西洋开花大炮轰塌了城墙,此刻他左季高(左宗棠字季高)的目光,恐怕还困在富阳的泥泞里。
如今,富阳已克,杭州这座江南巨邑、太平天国在浙江最后的堡垒,终于赤裸裸地暴露在他的兵锋之下。朝廷擢升他为闽浙总督、赏穿黄马褂的煌煌恩旨犹在耳畔,这杭州城,便是他献给新职的第一份,也必须是完美无缺的贺礼!
“传令!”左宗棠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铁交鸣般的穿透力,压过了帐外的风声,“刘典部,锁死西南,步步为营,挤压贼寇空间!蒋益澧!”他目光如电,扫向那位在富阳苦战过的藩司,“南面诸路,务必切断其所有外援通道,一只鸟也不许飞进飞出!水师,封江!我要让这杭州,变成一口密不透风的铁棺材!”
命令如巨石投入死水,激起层层涟漪。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围绕杭州城疯狂运转。清军如同黑色的蚁群,首先扑向了拱卫杭州的卫星堡垒——古荡、留下、武林门外……每一处营寨的争夺都惨烈异常。呐喊声、火枪的爆鸣、冷兵器撞击的刺耳锐响、伤者垂死的哀嚎,日夜不息。太平军依托工事拼死抵抗,每一寸土地的易手,都浸透了双方士兵的鲜血。硝烟混合着血腥,弥漫在杭州城郊的每一个角落。
深冬已至,围城之势已成。左宗棠策马登上城外一处高地,寒风卷起他官袍的下摆。他俯瞰着这座梦寐以求的城池:高大的城墙在阴霾中矗立,如同沉默的巨兽,但巨兽身上,已开始显现伤痕。那是“常捷军”重炮的杰作——德克碑指挥下的西洋大炮日夜不停地怒吼,沉重的开花弹拖着死亡的尾焰,狠狠砸在古老的城墙上。每一次命中,都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和冲天的烟尘,坚实的砖石如同酥脆的糕饼般崩裂、塌陷,露出狰狞的缺口。城内的太平军亦以土炮还击,火光在城头明灭闪烁,但威力与射程的差距,让他们的反击显得悲壮而徒劳。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晚清三杰恩仇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