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编工坊的晨光
竹编工坊的木门被推开时,带着晨露的风抢先挤了进来,卷起地上散落的竹丝。陈师傅正坐在竹篾堆里剖竹,刀刃划过竹节的“唰唰”声,和窗外的鸟鸣凑成了清晨的序曲。他手边摆着个粗陶碗,浓茶冒着热气,碗沿结着圈褐色的茶渍——这是他守了四十年的习惯,每天天不亮就泡上一碗,喝到日落时,碗底能积起厚厚的茶垢。
“陈师傅,您这竹条剖得比机器还匀呢!”王磊举着摄像机走进来,镜头对准那些粗细一致的竹篾,“昨天那个‘竹编台灯’的订单爆单了,客户说想要看制作全过程,我来拍点素材。”
陈师傅抬头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沟壑,手里的刀却没停:“机器哪有准头?竹性跟人性似的,得顺着纹路来,急了就断,慢了就蔫。”他拿起一根青竹,拇指按在竹节处,“你看这节疤,得绕着走,就像过日子,遇到坎儿别硬闯。”
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成品:有传统的竹篮,篮沿缠着红绳;有新设计的灯罩,竹丝弯成波浪形;还有几个小巧的竹编手机壳,上面嵌着干花。最显眼的是角落那个半人高的竹编鹿,鹿角分叉处缠着细灯带,是城里设计师上周来合作的样品。
“陈师傅,您教我剖根竹条呗?”王磊放下摄像机,拿起一把小刀。他手指被竹丝划了道口子,血珠刚冒出来就被陈师傅按住——老人从口袋里摸出片叶子,嚼烂了敷在伤口上,“这是止血草,比创可贴管用。”
“剖竹得先认竹龄,”陈师傅的手布满老茧,却灵活得很,“三年的竹最刚好,太嫩没筋骨,太老易脆。你看这颜色,青中带黄的,就是‘成年竹’。”他握着王磊的手,刀刃贴着竹皮游走,“力道要匀,像给娃梳头似的,别扯着疼。”
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流动的皮影戏。竹丝纷飞中,王磊忽然明白,为什么这些竹编能卖出高价——每根竹篾里都藏着时间的重量,和手艺人的温度。
二、稻田里的课堂
“快看!稻穗上有虫子!”扎羊角辫的小雅举着放大镜,蹲在稻田埂上喊。她身边的几个孩子立刻围过去,七嘴八舌地议论——这是村里“自然课堂”的第一节课,林小满特意请了县农业局的张老师来教孩子们认田间的动植物。
张老师戴着草帽,手里捏着个玻璃罐,罐子里爬着只绿色的虫子:“这是稻纵卷叶螟,是稻田的天敌,但它的天敌是赤眼蜂,咱们不用农药,就靠这些小蜂来帮忙。”他打开手机,调出赤眼蜂的照片,“你们看,这些蜂比芝麻还小,却能保护稻田呢。”
孩子们的惊呼声引来了路过的老杨,他扛着锄头站在田埂上笑:“当年我种稻子,见了虫子就喷药,哪知道还有这门道?现在可好,稻子长得比以前壮,价钱还高了一倍。”他指着田边的太阳能板,“这是杀虫灯,晚上亮起来,虫子自己就飞过来了,省老劲了。”
“杨爷爷,您看我找到的稻穗!”小胖举着个饱满的稻穗跑过来,穗粒密密麻麻的,“张老师说这是‘有机稻’,是真的吗?”
老杨接过稻穗,用粗糙的手掌搓了搓,谷粒落在手心,饱满得发亮:“可不是嘛!咱这稻田,施的是农家肥,浇的是山泉水,连除草都是人拉着耙子一点点薅,能不壮实?”他忽然压低声音,“去年收的稻子,城里饭店收去做寿司,一斤能卖三十多呢!”
孩子们的笔记本上画满了虫子和稻穗,有的还学着写“稻纵卷叶螟”“赤眼蜂”这些复杂的名字。张老师在黑板上画稻田生态链:稻子喂虫子,虫子喂蜂,蜂的粪便肥田——像个奇妙的圆圈。小雅忽然问:“那我们人呢?我们吃稻子,属于哪个圈呀?”
林小满刚好路过,笑着接话:“我们在最顶端呀,所以更要爱护这片田,不然圆圈断了,咱们就没米饭吃啦。”她手里拿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黄瓜,“学累了吧?来尝尝新摘的有机黄瓜,甜得很。”
孩子们抢着咬黄瓜,脆生生的响声里,有人提议:“我们来画稻田吧!把赤眼蜂和杀虫灯都画上!”于是田埂上铺开了画纸,绿色的稻浪、银色的杀虫灯、比芝麻还小的蜂,在孩子们的笔下活了过来。
三、咖啡馆的午后
“城乡融合咖啡馆”里飘着拿铁的香气,靠窗的位置坐着三个“新村民”——他们是从城里来的设计师,电脑屏幕上是竹编产品的3D模型。桌子上摆着陈师傅做的竹篮,还有王磊拍的竹编制作视频。
“这个竹编纹理得再优化下,”穿白衬衫的设计师指着屏幕,“边缘太尖容易勾衣服,改成圆弧型试试?”他拿起竹条比划,“陈师傅说竹性要顺,设计也得顺着手感来。”
旁边的女生正在改包装方案:“用牛皮纸裹着太普通了,不如印上竹编的步骤图,客户拆包装时还能学知识,显得更有诚意。”她翻出手机里的照片,是孩子们在稻田里画的画,“你看这画,童趣十足,说不定能用作包装插画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薯苗破局:五岁女智斗恶地主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