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舟高等学府的学业,绝非易与。无论是深奥的星象推演、繁复的灵纹阵法,还是杀气四溢的实战剑术,都对学子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在这群天赋异禀的新生中,有两个名字,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化作了高悬于顶的日月,光芒万丈,却又截然不同。
符玄,清冷自持,于推演与阵法课上展现了近乎妖孽的悟性。她指尖划过的轨迹,往往能直指星象内核;她布下的防御阵式,精妙严谨,几无破绽。课堂辩难,她引经据典,逻辑缜密,常常让博士都抚须赞叹。
三秋,飞扬不羁,在剑术与实战领域一骑绝尘。他的剑,快、准、狠,更带着一种天生的、仿佛能撕裂一切阻碍的锐气。他对战局的直觉敏锐得可怕,往往能于电光石火间找到最致命的攻击线路,以力破巧,霸道绝伦。
然而,最令学府上下津津乐道的,并非他们各自在擅长领域的独秀,而是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全能竞争。
《古星图演变史》终考,两人答卷同样引据翔实,论述精深,甚至连一处极其冷僻的星官名讳注解都分毫不差。朱明博士对着两份几乎完美的卷子,愁得揪断了好几根胡子,最终无奈判定:“并列第一!”
《灵剑诀从入门到魔阴身》实战考核,两人抽签成为最终对手。那一战,剑光纵横,灵气激荡。三秋的攻势如狂风暴雨,迅烈刚猛;符玄的防守如铜墙铁壁,计算精准。两人鏖战近半个时辰,剑招迭出,却谁也无法真正突破对方的防御或击中对方本体。最终,因灵力消耗殆尽,两人几乎同时力竭,以平手收场。教习的评价是:“攻守极致,难分轩轾。”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数月里,频频上演。
炼丹课上,两人炼制出的“清心丹”皆呈完美玉色,药性纯度分毫不差;
符文课上,两人刻画的“锐金符”同时引动庚金之气,光华璀璨程度别无二致;
甚至连枯燥的《仙舟律例通诠》,两人都能考出同样的满分成绩!
“仙舟双星”,彻底成了学府的一个传奇,一个神话。他们是所有教习眼中的瑰宝,是同期学子仰望追赶的目标,也是……彼此眼中最碍眼、最顽固、最必须压倒的那块绊脚石。
他们会在放榜时,第一时间寻找对方的名字(其实直接往第一名方向就能找到),若发现自己略高一丝,便会向对方投去一个极其隐晦的、带着胜利者矜持的眼神;若发现并列,则会同时冷哼一声,别开脸去,内心盘算着下次定要分个高下。
他们会在食堂“偶然”同桌,然后针对一道菜品的火候或者一份汤羹的药材搭配,展开一场旁征博引、含沙射影的“学术讨论”,直到周围同学默默端着盘子远离。
他们会在藏书阁的同一排书架前“偶遇”,为了争夺最后一卷《璇玑星野孤本解析》而互不相让,最后几乎同时出手抓住书卷两端,在寂静的书架间进行一场无声的角力,眼神交锋激烈得能迸出火花,直到管理教习干咳着出现才双双松手,结果谁也没看成。
这种全方位的、旗鼓相当的竞争,将他们的生活紧密地缠绕在一起,恨意(或许并不仅仅是恨意)在一次次碰撞中积累、发酵。
然而,在这激烈的表象之下,某些东西正在悄然变质。
三秋会发现,自己挥剑时,偶尔会闪过符玄布阵时那冷静专注的侧脸,又仿佛站在旁边带着一丝丝挑衅的表情说:“莽夫,效率比之前下降了百分之三”;符玄则会发现,自己推演星轨时,有时会莫名代入三秋那蛮不讲理、却总能破开僵局的剑路。
他们会下意识地记住对方不经意间提到的喜好(三秋嗜甜,尤其喜欢金人巷那家老字号的桂花糖糕;符玄畏寒,每到阴雨天气指尖总会微微发凉)。他们会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状态的一丝不对劲(比如三秋某次练剑后手腕旧伤隐隐作痛时,握笔的细微停顿;符玄某次熬夜推演后,眼底那抹难以察觉的倦色)。
这是一种极其别扭的关心,包裹在竞争和毒舌的外衣之下,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清醒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承认。
转机发生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中。
那日课后,符玄因在藏书馆查阅一份关于“古国阵法残篇”的资料,耽搁了许久。等她合上玉简,窗外已是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她站在廊下,看着丝毫没有停歇意味的暴雨,微微蹙眉。她未带雨具,而从此处返回宿舍区,需经过一段毫无遮挡的长路。更麻烦的是,她今日恰逢…体寒之日,本就比平日更畏寒些,。
正当她犹豫是否要冒雨冲回去时,一个熟悉而讨厌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戏谑响起:
“哟,我们算无遗策的太卜司预备役,居然没算到今天有雨?”
三秋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他也没带伞,墨发被廊角飘进的雨水打湿了几缕,更显不羁。他倚在另一根廊柱上,星眸扫过符玄微微发白的指尖,嘴角勾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崩铁:符太卜今日也在口是心非请大家收藏:(m.20xs.org)崩铁:符太卜今日也在口是心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