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后勤署:负责国家金融、财政、科技管理,同时负责整体国家战略资源保障及各项后勤工作,长官称大司农。
皇家警视署:负责管辖地方守备队,行地方日常治安职责,同时兼有预备队属性,长官称大司寇(一般由羽林卫长官兼任大司寇)。
外事署:掌管国家外交事务,长官称大行令。
侍从室:皇帝近侍部门,由尚书令负责管理。下设三个处,内务处(管理皇宫大小事务)、谏言处(谏言及智囊)、护卫处(护卫处较为特殊,明面上下属侍从室,但直接对皇帝负责。负责皇家安保工作,亦称锦衣卫,和保卫帝都的羽林卫,保卫皇宫的虎贲卫合称三卫(锦衣卫人数在五百到一千。)
贵族:凡拥有男爵及其以上爵位,方能成为贵族,贵族统一由纹章院管理,规定无军功者不得封爵。爵位共分六等:君、公、侯、伯、子、男。侯爵及其以上爵位为世袭制,其余为终身制,不可世袭。贵族只有封号,无封地和实权,只有贵族才能竞选参议院议员,但不可竞选众议院议员,平民反之。
国会:由皇家参众两院构成
1.参议院(贵族院):由贵族成员担任议员,共设300席,议长:王朗。
2.众议院(平民院):由平民担任议员,共设500席,议长:萧平。
两院共同审议通过的法案才能实施;且参议院的权力略高于众议院。
参众两院矛盾:参议院要求取消在大陆区外担任高级官员时,必须有直系亲属在帝都居住或者担任职务的法案;众议院要求取消两院等级划分,即平民也可竞选参议员,更有激进者要求合并两院,取消贵族特权。
北明皇帝无权解散国会,国会有驳回皇帝发布命令的权力,但需要两院均超过2/3的议员同意,同样国会也无权力决定皇帝的更迭。
北明军队:(北明,大金,帝国三国军衔及军事编制相同,1个师人,1个军人即1个军由4个师组成。)
军衔:军职从小到大依次:小旗,中旗,副旗,旗本,总旗,少将,中将,大将军,大元帅。
北明军队分为皇家陆军,皇家海军,皇家近卫军,皇家深蓝海军及皇家游骑兵(某种程度上说游骑兵是北明精锐中的精锐,有北明最强军队的称号,共设8个师,8个师互相独立平行,8个师之上不设总指挥,直接受皇帝调遣,其中第一师、第三师和第八师是游骑兵精锐中的精锐);
王朝防区分为大陆区和海外区,海外区驻防由皇家陆军、皇家海军和游骑兵负责,大陆区驻防由皇家近卫军和皇家深蓝海军负责。
预备役制度:大陆区预备役由军部负责,海外区的预备役由各行省总督负责,海外区预备役人数一般不得超过驻军人数的1/3。
北明军队序列:
帝都禁卫军(直接由皇帝统帅,下设两卫)3个师及一个加强旅团,下设羽林卫3个师负责守卫帝都、虎贲卫1个加强旅团(3500人)负责守卫皇宫,锦衣卫约500至1000人,负责安保工作;
皇家近卫军:主要负责驻守北明大陆区;下设12个军:
第一军:驻守吴郡;第二军:驻守徽郡;第三军:驻守会稽郡;
第四军:驻守西江郡;第五军:驻守多丘郡;第六军:驻守越秀郡;
第七军:驻守百越岛;第八军:驻守瀛洲岛;
第九军:驻守加里曼行省(驻地首府辛地);第十军:驻守南三岛行省(驻地首府:泗国);
第十一军:驻守本州行省(驻地首府:樱都);
第十二军:驻守极地行省(驻地首府:极地城)。
皇家陆军:共8个军:
20军:驻守苏禄行省(驻地首府:新海);
21军:驻守印瓦行省(驻地首府:雅京);
22军:驻守波利群岛(驻地首府:米里);
23军:驻守巴布亚行省(驻地首府:莱城);
24军:驻守利亚行省(驻地首府:帕皮);
25军:驻守所罗门群岛(驻地首府:霍尼城);
26军:驻守纳鲁、基斯、克罗亚三岛(驻地首府:塔瓦城);
27军:驻守托卡、瓦努、莱莎、萨摩、库洛五岛(驻地首府:楠城)。
皇家游骑兵:共分8个师,游骑兵常驻帝都。
北明地方官职:
总督:掌握地方上一切财政军大权(总督一般由驻军首长担任。)
总督任职期间,其直系亲属必须在帝都任职或居住;
总督每年必须返回帝都述职一次,回国日期由中书省安排;
都察院派驻监察官员及宪兵队监督总督及军队工作。
总督府下设官职:
参谋长、副参谋长:协助处理军队中的内务。
督牧、副督牧:协助管理辖区内政务。
督丞:协助管理辖区内民生事务。
督户:协助管理辖区内财政及后勤。
督卫:协助管理辖区内治安工作,同时管理辖区内警视署。(警视署即地方守备队,人数不得超过驻扎人数的1/3,守备队兵源一般是45岁后退伍的老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火权舆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火权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