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孕期的第三个月,腹部的弧度终于不再仅仅是饱腹后的错觉,而是有了清晰可见的、圆润柔和的隆起,像一枚小小的、初初成熟的果实。
孕早期的剧烈翻腾逐渐平息,胃口也恢复了不少,王小河白皙的脸颊透出健康的红晕,眼眸清亮,浓密的黑发带着孕期特有的丰盈光泽。
身着剪裁优雅、巧妙遮掩了腹部的套装,走在F大的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身上,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被生命滋养的、健康而蓬勃的美。
孟燕臣习惯时时将温热的手掌覆在她的腹部,感受日渐隆起的弧度,有时是在清晨的床边,有时是在她伏案工作时的轻轻一抚,一个温柔的吻总会随之落在她的发顶或额角,无声传递着爱意与支持。
然而,在守护的甜蜜之外,孟燕臣的心湖深处,正悄然掀起波澜。
那是一种陌生的、带着微刺的情绪。
一种复杂深刻的自我审视。
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和深沉的危机感。
夜深人静,他浏览着学院网站首页对她项目获批的醒目报道,目光扫过她书桌上堆叠的、代表无限可能的蓝图。
“小河一直不停地在进步,在冲刺,在开拓新的疆域……而我呢?”
反观自己这五年,在医科大的科研教学岗位上,他不可谓不优秀,职称晋升按部就班,学术成果斐然,带出的学生成绩亮眼,管理着一个小而精的研究团队。
领导器重,同事尊敬,工作驾轻就熟。
一切都井然有序,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构筑的、安全温暖的舒适区。
但,这真的是他想要的终点吗?
他摊开自己的手,在台灯下仔细凝视。
那场意外造成的手部神经损伤,那几乎无法被外人察觉的、极其轻微的震颤,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宣告着他与那个曾让他灵魂燃烧、掌控生死、感受生命最原始脉动的地方告别。
但心理的阴影,在漫长的治疗下,已经被驱散。
他现在可以坦然面对产房,面对手术器械,面对那些与失去相关的记忆。
他渴望回临床,渴望那弥漫着消毒水气息的战场,渴望用他的头脑和经验去影响、去改变、去挽救生命,即使不能再亲自执刀。
他的核心价值,他的热情所系,始终在临床一线,在解决实际医疗问题,在推动体系进步。
他骨子里流的,终究是外科医生的血。
教学可以分享经验、培养后辈,是责任,是义务,但无法成为他职业生命的主旋律。
他开始以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解剖自己:
他的优势在于深厚临床经验与前沿理论结合,五年沉淀,他对围产医学的理论认知达到新高度,且能完美融合过去的实战经验。
管理能力与战略视野方面, 康复期间深度参与医院管理事务,加上科研项目管理经验,他具备超越普通临床医生的宏观视角和协调能力。
这些资本若只用于象牙塔内,是一种巨大的资源闲置。
人脉与声誉方面, “孟一刀”的传奇虽因手伤褪色,但专业权威、冷静判断力和学术地位在业内应该还有一点分量。
年龄与时机方面,马上就要迈入四十岁了,正是经验阅历、判断力、体力精力结合得最完美的黄金时期。
心理包袱已卸下,家庭稳定,正是转型发力、追求更高平台影响力最佳窗口期。错过此时,未来变数更大。
“平台决定影响力。医科大学教授的身份,影响力囿于学术圈。而仁济医院的管理核心,才能真正撬动资源,推动围产安全体系改革,影响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目标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重返仁济核心圈,以管理者和战略制定者的身份。
学神王小河,像一面高悬的明镜,映照出他内心的渴望,也像一剂催化剂,加速了他突破舒适区的决心。
是竞争?
不,这是强者对强者的惺惺相惜和相互鞭策。
想明白了这些,孟燕臣镜片后的目光,重新凝聚起一种久违的锐利锋芒。
那是一种锁定目标后的绝对专注和势在必得的决心。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行动起来。
首先是收集信息与研判局势,重建人脉情报网。
一家私密性极好的本帮菜馆的包厢里,孟燕臣亲自为老院长斟上一杯温热的黄酒。
“老师,很久没向您好好汇报工作了。”
开场白谦逊而真诚。
他并未直接表露野心,而是以请教姿态,聆听老院长对医院现状、未来改革方向、尤其是妇产科及医院整体管理层面面临的挑战和人才需求的看法。
老院长看着他沉稳锐利的眼神,心领神会,点到即止地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现任分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年底可能调任卫健委;医院正筹备建立区域性的围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亟需强有力的牵头人……
在医院的员工食堂“偶遇”老同学肝胆外科张主任,两人自然而然地端着餐盘坐到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