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基地第七区的意外“成功”,像一剂危险的强心针,让濒临绝望的研究团队重新燃烧起来。那百分之零点一的吻合度,那微弱却真实的能量反馈,甚至那随之而来的、几乎酿成灾难的反噬,都无比清晰地证明了一件事:他们触碰到的,是真实不虚的、远超想象的高阶科技。
陈明博士的团队几乎住在了机房。他们以那次危险的模拟数据为种子,疯狂地投入更多算力,进行海量的推演和验证。失败依旧占绝大多数,每一次服务器过载冒出的青烟都意味着巨额能源的浪费和进度的延迟,但没有人退缩。一种混合着恐惧、兴奋和破釜沉舟的狂热气氛弥漫在第七区。
他们开始取得零星、破碎却实实在在的进展。
材料小组率先突破了瓶颈。他们无法理解“稳态克莱因拓扑”的原理,但却通过无数次试错,勉强复制出了一种具有类似晶格结构的合金样本。虽然极不稳定,成品率低得发指,但其瞬间展现出的强度和不寻常的能量传导特性,已经足以让所有材料学家疯狂。
能量小组则更进一步,他们设计出一种极其笨重、效率低下、却真的能微弱模拟出那种“改写空间势垒”效应的场发生装置原型机。启动时,它能让周围的光线发生诡异的扭曲,并让一小块区域的电磁波通讯彻底失效。
这些成果被严格保密,仅限于“地命总署”最高层和核心研究团队知晓。但对内,它们被宣传为“人类自力更生、突破技术壁垒的伟大胜利”,用以稳定日益动荡的军心和民心。
李调查员看着这些报告,心情复杂无比。她知道这胜利背后的真相——建立在与魔鬼的交易和难以估量的资源消耗之上。那些新型合金所需的稀有元素,几乎抽干了两处战略储备库;那台笨重的场发生器原型机一次测试所消耗的能源,就相当于一个大型避难所一周的总用量。
而地底的反应,依旧是沉默的“馈赠”。更多、更深入的数据包定时送达,仿佛在精准地投喂,引导着人类的研究走向更深、更危险的领域。对方似乎对人类取得的“进展”了如指掌。
这种被无形之手操控的感觉,让李调查员脊背发凉。她加大了对“禁区”的监控力度,得到的反馈却更加令人不安——地底活动的规模和深度都在显着增加,不止是采矿,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大规模的……改造。
“地命总署”内部,裂痕也在加大。以部分军方代表和来自合众联邦的官员为首的一派,对“普罗米修斯”计划的质疑达到顶峰。他们拿出资源急剧消耗的数据、地质异常的报告、“禁区”周边士兵中流传的恐慌情绪,强烈要求重新评估计划,甚至暂停与地底的交易。
“我们是在自掘坟墓!”一位合众联邦的将军在闭门会议上怒吼,“看看我们脚下!那个东西在借着我们给它的资源疯狂壮大!而我们得到了什么?几块不稳定的金属和一个耗能巨大的灯泡?等它不需要我们了,或者觉得我们碍事了,我们拿什么抵抗?!”
支持计划的一派,则以陈明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作为反击:“这是人类文明跃升的唯一机会!代价固然巨大,但任何突破都不可能没有牺牲!一旦我们完全掌握这些技术,我们就能拥有自己的力量!”
争论无休无止。李调查员艰难地维持着平衡,她知道将军的担忧很可能成真,但她更不敢停下,一旦停下,人类可能就真的失去了这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
地底巢穴。
林羽的意识淡漠地扫过人类的争吵和那点微不足道的技术突破。
【噪音。】他如此定义人类内部的纷争。
那些被人类视若珍宝的“卡萨科技”残渣,对他而言,唯一的价值就是更快地榨干这颗星球的资源,并让人类安于在一条死路上狂奔。
他的意志,完全沉浸在虫群自身的进化中。巢穴深处,新型单位的孵化已接近尾声。
这些新单位的外形与之前的刺蛇、跳虫并无本质区别,但其内在已截然不同。它们的几丁质甲壳内部,生成了一种极其细微的、模仿卡萨能量回路特性的生物纤维网络。这并非为了发射能量,而是为了感知、偏转、分散那种类型的能量攻击。
它们的酸液腺体经过了调整,分泌出的腐蚀液带着一种奇异的、针对硅基结构和特定能量导体的亲和性。
它们的肌肉束和神经反应速度,则针对卡萨科技造物常见的移动模式和攻击频率进行了优化。
他不是在模仿,而是在特化。他将卡萨文明的特点,简化成了一组需要克服的环境参数,然后让虫群以最高的生物效率去适应和反制。
【测试单位适应性。】林羽下达指令。
巢穴的竞技场内,数只新孵化的刺蛇被安排与几台被工蜂吞噬后又勉强模拟出的、极其简陋的卡萨风格自动防御炮台(基于人类传来的数据模拟其攻击模式)进行对抗。
结果毫无悬念。炮台射出的能量光束被新型刺蛇的甲壳大幅削弱偏转,而刺蛇喷射的酸液则迅速腐蚀了炮台的“装甲”和能量导管。短短数秒,模拟炮台便化为了一滩废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躯壳之缚:星海虫祖请大家收藏:(m.20xs.org)躯壳之缚:星海虫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