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碾过南京城外布满弹坑的公路时,林文澜透过车窗,望见了紫金山方向升起的硝烟——那是日军先头部队与外围守军交火的信号。车厢里,270余名33旅残兵紧握武器,虽满身伤痕,却无一人露怯。从苏州河到句容,这支部队靠着两次绝地反击,不仅捡回了性命,还缴获了日军的卡车与弹药,此刻踏入南京城,更像是一支带着硝烟的“奇兵”。
“旅长,前面是教导总队的防线,他们在检查入城部队。”王小二从前车探出头来,大声汇报。林文澜整理了一下染血的军装,将师部签发的调令揣进怀里——这是他能证明身份、争取编入守城序列的唯一凭证。
车至孝陵卫防线,几名教导总队的士兵端着步枪围了上来,为首的连长看到卡车上的日军装备与33旅士兵的狼狈模样,眉头皱得很紧:“你们是哪支部队的?证件拿出来!”
林文澜跳下车,递过调令,语气沉稳:“33旅残部,旅长林文澜。从上海撤下来,奉命归建南京卫戍部队。”
连长接过调令,借着太阳光照看了半天,又打量了林文澜一眼——眼前这人身穿破军装,左臂绷带渗血,却站姿挺拔,眼神里没有溃兵的慌乱。他收起调令,侧身让开道路:“跟我来,唐司令正在指挥部召开防御会议,你们来得正好。”
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设在原南京市政府大楼内,走廊里满是往来的参谋,墙上的巨型南京城防图上,已被红笔圈出多处“日军突破点”。林文澜刚走进会议室,就听到唐生智司令的声音带着焦虑:“光华门、中华门接连告急,日军第6师团已经摸到了雨花台!你们谁能告诉我,哪支部队能顶上去?”
满座将领皆沉默——此时南京守军虽有十余万,却多是从上海撤退下来的残部,建制不全、士气低落。林文澜上前一步,立正敬礼:“报告司令!33旅残部270人,请命防守中华门左翼阵地!”
唐生智抬眼望去,见是个年轻的上校,愣了一下:“270人?中华门左翼阵地宽三里,日军一个联队正在猛攻,你这点人够吗?”
“够不够,要看怎么守。”林文澜走到城防图前,手指指向中华门左翼的一处街巷,“这里是‘三庙街’,街道狭窄,日军坦克无法展开;两侧是砖石民居,可改造为射击掩体。我们只需守住街口,用机枪交叉火力封锁日军进攻路线,再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阵地,拖延他们的进攻节奏,就能为友军增援争取时间。”
一旁的第88师师长孙元良眼睛一亮:“三庙街我知道,确实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林旅长,你若能守住三天,我给你补充一个营的兵力!”
唐生智点了点头,拿起笔在调令上签字:“准了!即刻率部前往中华门左翼,归第88师节制。记住,中华门不能丢——丢了中华门,南京城就等于开了一扇门!”
林文澜接过调令,转身走出会议室。刚到门口,就看到赵大虎带着士兵们在楼下待命,每个人都在检查武器。“兄弟们,任务来了——守中华门,三天!”林文澜高声喊道,“咱们从上海打到南京,没丢过一次阵地,这次也一样!”
“守住中华门!”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虽不大,却掷地有声。
半小时后,33旅残部抵达中华门左翼的三庙街。此时的街道上,已有少量第88师的士兵在撤退,见到林文澜的部队赶来,一名中尉连忙跑来:“长官,日军快打过来了!前面的掩体都被炮火炸平了,我们伤亡太大,守不住了!”
林文澜没有多言,快步走到街口,只见远处的开阔地上,日军士兵正猫着腰前进,坦克在后面缓慢推进,炮火不时落在街道两侧,砖石飞溅。他立刻下令:“赵大虎,带50人改造两侧民居,在窗户、屋顶设置射击孔,每栋房子留10人驻守,形成交叉火力;王小二,带30人在街口挖掘散兵坑,布设手榴弹陷阱,用日军的重机枪架在街口二楼,封锁开阔地;剩下的人,随我检查街道后方的平民撤离情况——必须先把百姓送出去!”
命令下达后,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林文澜带着人穿梭在三庙街的小巷里,发现还有百余户平民没来得及撤离——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有的妇人抱着孩子不敢出门,有的则舍不得家里的东西,还在收拾行李。
“老乡们,日军快打过来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林文澜敲响一户人家的门,里面的老人颤巍巍地打开门:“长官,我腿脚不好,走不动啊……”
林文澜立刻让两名士兵找来门板,将老人抬上:“别怕,我们送您去安全区!家里的东西别带了,命保住了,比什么都重要!”
就这样,林文澜带着士兵们,挨家挨户动员,背老人、抱孩子、帮百姓扛行李,用卡车和门板,将百余户平民分批送往城西的安全区。当最后一批平民撤离时,远处的枪声已经越来越近——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街口开阔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