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号,早上,五点五十分。
无数个屏幕前映照着一张张紧张期待又夹杂着些不舍的脸庞。
学生缩在被窝里,手机屏幕的光亮照亮了惺忪却毫无睡意的双眼。
上班族提前坐在了办公桌前,手指却无意识地反复刷新着页面。
通宵未眠的资深书迷,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深吸一口气,仿佛在进行某种庄严的仪式。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无限拉长。
当电子时终的数字终于从“05:59”跳变为“06:00”的瞬间,无数人开始疯狂的刷新这页面!
《三体III:死神永生》,最终章,三章连更,解锁!
没有激烈的争吵,没有喧闹的讨论,网络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陷入了短暂的静默。
所有人都沉浸在最后的文字里,跟随程心和关一帆,在那片归于死寂的宇宙中,进行着跨越时空的漫步与思考。
程心和关一帆依偎在一起,看着那片正在死去的宇宙。
他们知道,在更加宏大的尺度上,一个宇宙的命运,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涟漪。
但所有的生命,所有的文明,所有的爱和恨,所有的记忆,都曾在这片涟漪中,真实地存在过。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文字戛然而止。
故事,真正结束了。
那宏大叙事最终归于寂静的留白,那穿透纸背的冰冷与温情交织的哲学思辨,如同宇宙湮灭后的余响,在无数读者心中回荡,久久不散。
随后是情绪的爆发。
激动、震撼、叹服、茫然……以及,一种强烈的、无所适从的虚无和寂寞感。
“完了……真的完了。“只有死神永生”,这句话直接把我干碎了!”
“我看懂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看懂!心里空落落的……”
“追了这么久,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刷新,现在突然结束了,感觉像失恋了一样。”
这种史诗落幕后的虚无与寂寞成为了所有读完结局的书迷的共同感受。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找人倾诉,想要分享这份震撼与失落。
书评区、贴吧、微博、知乎……所有平台,但凡能与《三体》扯上关系的地方,瞬间被海量的帖子淹没。
分析结局隐喻的、争论程心功过的、探讨“死神永生”哲学意义的、单纯表达不舍与敬意的……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信息的海啸。
而那些早已准备好“弹药”的学者、评论家、网络大V们,也纷纷在第一时间抛出了自己精心打磨的“完结感言”或“终极解读”。
这些深度内容,再次为广大书迷提供了咀嚼和思考的素材,也让这场讨论的热度不断攀升,层次愈发丰富。
短视频平台,更是陷入了疯狂!
一些反应类博主录下自己看完结局时的表情。
或是目瞪口呆的,或者是喃喃自语“死神永生”的。
还有一些博主标题用着‘五分钟带你看完《三体》大结局’类的速读视频层出不穷。
还有一些各种混剪视频,将书中经典片段和粉丝的自制画面还有那些音乐结合在一起,
渲染着那种落幕的悲壮与史诗感,背景音往往最后会缓缓念出那句“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
数据是热度最直观的体现。
一直到晚上六点!
十二个小时过去!
全网与《三体》完结相关的讨论热度,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悍然突破了2.2亿人次!
这是一个让所有营销专家都瞠目结舌的数字,它代表着一种现象级的文化影响力。
而这股风暴,在国外也一样如此。
推特上,三体结局的标题同样和前几天一样高挂榜首,而且更多的词条顶到了前面来。
海外书迷的反应丝毫不比国内逊色,各种语言的惊叹、分析和不舍充斥着社交平台。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些重量级人物的发声。
国际知名的科幻大导演艾略特在个人推特上连发三条推文!
“刚刚读完了《三体》三部曲的最终章。‘死亡是永恒的灯塔’……这种东方式的、冷静而深刻的宇宙观,令人战栗!”
“红烧肉构建的宇宙和提出的终极问题,值得每一个电影人深思。这不仅仅是科幻,这是对人类文明的终极拷问。”
“我必须承认,我对《三体》的影视改编权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这将是影视化历史上最具挑战性,也最令人兴奋的项目!”
另一位以拍摄烧脑哲学电影着称的导演诺伯特也发推表示:“艾略特说得对,《三体》的结局升华了整个系列。”
“它的影视化需要超越技术的勇气和智慧。无论谁最终拿下,这都将是一次伟大的冒险。”
这些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导演公开表达推崇和改编意愿,无疑将《三体》在国际上的声望推向了新的高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