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阁老一群人笑盈盈的看着史信。
任你百般折腾,胜利者终归是他们这些文官。
张阁老他们这么做,皇帝也是很开心的。史信南征北讨,功劳有些太大了。说句功高盖主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就好像是天下都是蠢蛋,只有史信一个能干的。什么乱没有史信,便是一团糟。离了他就不行。
这就让皇帝很不舒服了。现在史信江南一行,彻底和江南士林决裂。怎么能不让他开心呢?
要不是史信还有一点震慑勋贵的用处,皇帝早就动他了。
现在要做的便是把史信哄住,等收拾了王子腾,把剩下把勋贵手中的地方军权收拢,就是史信的死期了。
“史爱卿。朕登基以来,史爱卿为朕排忧解难,哪里有事,爱卿便冲在第一位。
朕尤记得爱卿在铁网山浑身浴血的模样。说一句爱卿是朕的抵定柱石。
你的功劳朕是不会忘得。
近朕将你和张阁老和几位尚书大人叫来是有事和你们商议。
望爱卿一如既往助朕啊!”
“臣万死不辞。请陛下吩咐!”
史信忙不迭的回应,可心中却是吐槽,我他么的都刷好久你的奖励了。你想干什么我会不知道?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干什么了。
这是要榨干我所有的利用价值啊?
你把王子腾调进京,想要杀他,找我,不就是让我压制勋贵反弹吗?
可是戏还是要演的。
皇帝看史信一如既往地听话,心中很是满意,又说道:
“让张阁老和你说吧!”
张阁老脸上的讥讽一闪而逝。皇帝要收权,怎么会放过你。现在天下最大的军门便是你了。
张阁老对史信开口说道:
“靖国公,现在北方大漠止戈,南方蛮夷臣服。海内宵小匿迹。
正是该与民休息的时候。
但是勋贵们还把持着各地督府,甚有地方节度插手地方事务。自古多少府兵骚扰地方。乱由武将专权而起。于国于民大损。
陛下仁慈,想以王检点进京入阁为契机。奖各勋贵富贵,拢兵权于朝廷。
一可减轻地方百姓压力,二可让地方安宁。
望国公鼎力协助。”
以史信现在的实力,他就是在等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他就等着皇帝发难呢!
所以史信是准备好好配合皇帝他们浪的。
可是看着笑盈盈的张阁老,看着他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便来气。说不得便想着恶心恶心他。
史信便想着皇帝说道:
“陛下,张阁老所言确实是这么回事。
这自古多有佣兵自重的武将。甚至颠覆朝廷的也不在少数。
臣为陛下计,是一定会配合陛下收拢兵权的。”
皇帝一听,心中大定。有了史信的首肯,那这次对勋贵下手便是水到渠成了。到时再收拾史信,便可集权朝堂了。
可是史信却又说话了。
“不过陛下,在做这事前,臣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和陛下说。”
“你说…!”
这时的些许枝节,皇帝是不会在乎的。不怕你史信提的条件多,就怕你不提。
就听史信说道:
“陛下,这收兵权,由朝廷文官治理有几个弊端。臣还是要说的。
这一,便是宋时之困。以文统武,则军力一定崩坏。”
张阁老忙出来和皇帝说道:
“陛下,现在四海升平,宋时有强大的游牧政权,现在北方匈奴分裂。正是修养的好时机,此正是天赐良机,不用来发展国力属实是浪费天时。
这军力或许会弱一点,但好过藩镇作乱。”
“张阁老这话说的,好像文官当道,就没有毛病了似的。”
“那是当然,只要帝明臣贤。江山便可千秋万代。”
张阁老挺胸说着,仿佛这便是真理。
史信却是不屑的道:
“你所说的藩镇乱国致使国家灭亡,有几个,可是大一统的朝代却是各个都由文官祸害灭国的。”
张阁老和在座的文官可是当即便不干了。这帽子扣的太狠。要是史信说的皇帝听了,那文官要和皇帝争臣权可就难了。
皇帝一定拿这个来说事。
“一派胡言,历代朝代灭亡早有定论,都是那时皇帝昏庸,不近贤臣所致。怎么可以怪文官。
自古文官都是铁骨铮铮,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凭什么说是文官致使朝代灭亡的。
你要是说不清楚,那你便是有辱斯文,污蔑圣贤。”
史信冷冷一笑。
“文圣不死,大道不止。
陛下,您可翻所有典籍,那您便可以发现个事情,所有的朝代只要自耕农低于三成,那大一统朝代便会站起几年,十几年间灭亡,无不如是。
而自耕农比例变少,便是天下士绅土地兼并的结果。
大一统帝国无有超过300年的,不是因为皇帝昏庸,不是因为天地定数,而是文人的贪婪。
所有天下事讲中庸,穷兵黩武,国虽大而必亡,重文轻武,这一样灭亡。
只有文武调和,文武兼顾,方能长久。”
“你胡说。”
张阁老一下子站了起来。这史信简直便是一派胡言。
“我胡说什么?张阁老你在浙江故里,一家便有万亩良田,占你们县的七成。
如果在多几个你这样的阁老,那天下百姓便都别活了。”
“你……!妖言惑君。”
张阁老气的眼睛外突,厉声呵斥。
史信也是站起来,回怼回去。
“你祸国殃民!”
喜欢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