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城兴致勃勃,不时停下脚步,或是抚摸一下路边奇特的岩石,或是俯身细嗅一朵不起眼的野花,或是举起手机,捕捉着林间透过叶隙洒落的光束,或是远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倩影。“晓阳,你快来看,这棵树的根都盘在石头外面了,生命力真顽强!”她像个孩子般兴奋地招呼着。
陈晓阳总是带着温和的笑意,耐心地等她,偶尔也会被她的情绪所感染,指着远方某个景点,为她讲解着从导游图上看到的介绍:“前面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一线天’了,据说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仰望天空,只能看到一线光亮。”
越往上走,山路越发陡峭,空气也更加清新凉爽。他们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攀登带来的酣畅淋漓感却让他们精神愈发抖擞。山风拂面,带着山林特有的清凉,吹散了些许疲惫。远处,隐约传来瀑布水流撞击岩石的轰鸣声,如雷贯耳,引得他们加快了脚步,想要一探究竟。
太平寨青云山,这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正以它独有的魅力,迎接着顾倾城与陈晓阳的到来。他们知道,在这座山中,有着更多的惊喜与美景,等待着他们去发现,去感受。他们的身影,也渐渐融入了这青山绿水之间,成为了这幅画卷中流动的风景线。
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好友,时隔数载,怀着一份对历史的崇敬与对故地的眷恋,又一次踏上了辽宁省铁岭市的土地,他们的目的地,正是那座承载着厚重文化底蕴的银冈书院。
秋日的阳光,带着几分慵懒与和煦,洒在银冈书院古朴的门楣之上。“银冈书院”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历经岁月的洗礼,更显庄重典雅。两人拾级而上,脚步不由自主地放轻,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里沉淀百年的书香气息。
推开那扇虚掩的木门,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像是时光老人的一声叹息,又似是书院在欢迎旧友的重逢。院内草木葱茏,几株上了年岁的松柏依旧挺拔,虬曲的枝干伸向天空,见证了无数来来往往的身影和朝代的更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
顾倾城深吸一口气,眼中满是感慨:“晓阳,你还记得吗?上次我们来,还是青涩的学生模样,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懵懂。如今再来,心境已是截然不同。”她的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亭台楼阁、回廊小径,每一处似乎都还残留着当年的记忆碎片。
陈晓阳点头附和,目光落在不远处那座古朴的讲堂上。讲堂内,依稀还能看到当年学子们端坐苦读的身影,耳畔仿佛回荡起朗朗的读书声,以及先生们循循善诱的教诲。“是啊,”他轻声道,“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它不像现代建筑那般张扬,却以其独有的厚重,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静下来,去思考,去感悟。”
他们沿着石子铺就的小径缓缓前行,细细观赏着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历代碑刻。那些泛黄的书卷,陈旧的桌椅,无声地诉说着书院曾经的辉煌与荣光。顾炎武、吕留良等大儒曾在此讲学论道,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这片土地,孕育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也见证了铁岭文风的鼎盛。
走到一处假山旁,顾倾城停下脚步,指着山下一汪清澈的池水:“你看这‘泮池’,依旧水波粼粼。当年我们还在这里拍照留念呢。”阳光下,池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两人如今略显成熟的面容。
陈晓阳微微一笑,心中亦是百感交集。银冈书院,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段青春记忆的锚点,是一个能让心灵得到慰藉与滋养的所在。每一次来,都能感受到新的东西,仿佛与古人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他们在书院里流连许久,从上午直到午后,阳光渐渐西斜,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临别时,两人再次回望这座古朴的书院,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无声地启迪着每一位前来拜访的后人。
“下次,我们一定还要再来。”顾倾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舍,更带着一份笃定。陈晓阳重重地点了点头。银冈书院,这座铁岭大地上的文化灯塔,将永远在他们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吸引着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前来,感受那份历久弥新的书香古韵与历史传承。
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老搭档,时隔数年,又一次踏上了辽宁省铁岭市的土地。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明确——铁岭博物馆。
当出租车缓缓驶近,那座融合了地方特色与现代感的建筑便映入眼帘。铁岭博物馆并不算那种一眼望去就气势恢宏的庞然大物,但它沉稳的色调和独特的造型,却透着一股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沉淀,仿佛一位静默的老者,正无声地诉说着这片黑土地上的千年往事。
两人下了车,并肩站在博物馆前,阳光正好,洒在他们略带期待的脸上。顾倾城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丝古老尘埃的味道,混合着北方特有的爽朗气息。“晓阳,还记得我们上次一起来东北考察的情景吗?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她侧过头,对身边的陈晓阳笑道,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拜师修炼下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拜师修炼下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